top of page

2016/04/13|有情門江世楨總經理

 

講台灣話的家具

  • 講者 | 江世楨

  • 時間 | 2016/04/13(三)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 電話 | 04-22529721

艾波成立之初,為了尋找適合的家具桌椅四處遍訪,希望支持台灣品牌自產的椅子,但找到好看又好用的椅子不是價格高昂,就是幫國外代工而非台灣自產,深感惋惜。我們希望可以好好講講台灣話,說台灣的故事,用台灣的家具,於是,第二季生活建築講座,由龔紋莎總監擔任策劃人,安排連續4-6月三場講座,第一場邀請有情門江世楨總經理親自現身說法,來談臺灣的生活空間產業,來談講台灣話的家具。

▌江總說,在他35歲以前,會很生氣前輩們為何都作代工、沒有創立自有品牌,好像很不認真,但後來這種心情轉變成無奈、體諒、而後包容,因為台灣的傳產面臨過三波大量的外移,財務必須靠出口才能有收入。其實台灣能力很強,只要想做都做得到,所以企業必須帶有思想的產業方向,找對得起自己與社會的發展,因為要賺國際的錢,必須帶有靈魂地去吸引人來服務。

近日有情門努力於發展「生活空間產業」,以模組的方式挑戰新空間看法、造形、機能。很多同業可能投入零售之後就放棄了製造,改採進口材料→製造→門市服務。因為要做便宜也要非常有本事,像IKEA就很有智慧地耕耘這個產業,也顯示出他們的產銷人才管理很好。

其實近年來社會很浮躁,反而經濟冷卻下來感覺比較好,至少有機會可以靜下來沉澱思考老產業的轉型與改變。接下來的生活建築講座,將由江總經理談談傢俱、和廠商的溝通、夕陽工業以及十年前在越南的前輩的後續發展……。

▌有情門在產、銷、研努力的方向,除了品牌之路的精進,更多是產業的革新。
以傳統產業累積多年的工藝基礎,結合年輕世代創新的腦以及靈躍的雙手,為產業創新局、攜年輕人開新路。

 

 

 

 

__________________【關於講者】__________________

江世楨 總經理

 

永進木器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有情門 總經理
國立台中一中畢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畢

筆記分享

引言:
永進木器,大約於16年前由我完全接手後,調整經營方向並積極進行產業整合。
我個人並非設計界出身,是由所謂傳統夕陽產業出發,卻在「生活創意設計」產業打拼出一點點心得,除了是因緣際會,也很感謝台灣這塊土地,這裡生活的一群人給有情門機會。
品牌努力到現在,近幾年赫然發現已被官方及學術界定義為「文創產業」。

自我介紹:

私立衛理幼稚園
台中師專附小
私立懷恩中學
台中一中
成大機械工程系
唯一的工作履歷~永進木器廠
約1984年退伍,進入自家工廠

◆ ◇ ◆ ◇ ◆ ◇

公司蛻變歷程

永進木器廠約在民國40年-民國48年逐漸轉型為股份有限公司。

1951年民國40年永進木器廠成立,民國57年擴廠奠基於台中南屯區,初期以製作嫁妝鏡台、五斗櫃為主,並兼及設計製造:縫紉機、黑膠唱片撥放器與收音機… 等等家電用品外殼。並創立零件外殼品牌『Sun Star』 。

1968與日本、美國廠商合作撞球檯製造,時為國內首創可組立式(KD版)撞球檯製造商。並進入美國席爾斯百貨(SEARS)陳列銷售。

1978投入近七年的實驗室開發摸索期,努力優化傳統的積層曲木技術,並將生產產能轉換為量產規模。帶有維也納風格又大量生產的曲木餐椅、搖椅,風行一時。

1988時為家具產業旺盛出口的年代,永進木器廠積極拓展全球市場以及吸納轉型能量,除了成為北歐、日本、歐洲與美國知名的家具公司合作製造商,亦開始與IKEA長達7年的合作關係。這段時期業是開啟自創品牌~『STRAUSS』的契機。

◆ ◇ ◆ ◇ ◆ ◇

由IKEA看生活空間產業

藉IKEA立足瑞典 放諸全球的經營策略,得到很多的心得:相信各位從來不知道傳統零售家具業可以表現得這麼亮眼。
由IKEA2015年對外提供的官方數字,跟各位分享這個產業的規模與潛力
全球據點:375家分店 
商店來客數:8.8億人次 
網站瀏覽量:19億人次 
銷售營業額:338億歐元 (約為1.2兆台幣)
零售空間:1100萬平方米 
工作人員:17.2萬人 
核心家具類佔比約60%
家飾家用品佔比約40%

◆ ◇ ◆ ◇ ◆ ◇

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民國68~72年台灣家具產業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台灣製造業經常會掉入一個量產的迷思,藉由馬斯洛理論,便能較具體分析客層在哪裡?生活空間產業必須要虛心的面對及隨時反省重新整理。
在所謂的「低屏障產業」中推進,要隨著經營規模小心推演: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經營困難與決策陷阱,所以清晰的企業文化與發展主軸是很重要的校正座標。這也是品牌創立之初我便已設定具體的經營策略:「行銷研發為導向」、「技術物流為母體」、「財務管理為準繩 」;並以「存真、取善、顯美」為經營方針。

台灣這個產業的機會在哪裡?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陳文龍對於「品牌」具體而微的詮釋我深感贊同,所謂的品牌須兼顧三要件:品德、品質與品味;其實歸根結柢仍是「人」的產業,「人」的修練。
從20幾歲時勤走歐洲到處尋找適合的木種。歐洲人與大自然、社會、文化共生,處處體現的人文溫度,讓我深深感受歐洲人過的才是以「人」為本的生活,這段歷程對於往後在自家產品的設計方向和品牌對應的消費客層,影響很大。

一開始永進木器以出口為主,和台灣土地的連結沒有很深,就是很簡單的經營模式:
接單→工廠加工→出口→現金→交易完成
後來發現台灣家具產業、設計產業越來越多的顧客,願意耗時等候精緻或更多手工訂製的模式。永進在國內外批發市場待了10年,發現市場都是利潤導向,傳統家具店的通路型態,很難談永續,因較利益導向,不會著眼於對未來的需求,也不知道怎麼去研發設計來滿足或激發對未來的需求,被利益拉著走。這也促成我的反省:思索發展自己的通路,架構自己的平台直接和消費者溝通。

不可諱言要從代工轉型到品牌經營是一段冒險艱辛的歷程。
除了一直不斷的反省、找自己,轉型前更需做很多的思考,每一步棋如履薄冰斟酌再三:名與利之間的平衡甚至財務管理都是要小心對應推估。

轉型時期,停掉OEM、ODM…工廠的規模從100多人到最後剩下10多個人。資金仍是一直燒一直燒,一邊苦撐一邊咬牙找出路… 所以投入任何產業,熱情是重要的。

我常感嘆:台灣有這麼好的研發設計基礎,有這麼勤奮認真的人民、有這麼強的製造實力,就是市場行銷和跨國際品牌經營上仍需加把勁。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文創設計以及設計學系培育的學生,帶動國內外設計獎項的得獎率逐年提高如:reddot、iF設計獎…台灣人各方面的能力很強,但有一個很強也很糟的特性是:本位主義太重、凝聚力不高,民族性像沙子,缺了產業化或市場行銷面互相連接、拉抬的凝聚力,所以每次講到要創新、轉型,總是很容易被人看笑話。

生活創意產業、創作者重點
我對製造業是很尊敬看重;這是台灣很重要的核心價值,製造能力才是國家主要的生產力。
提早清楚自己甘願在哪裡:「歡喜做、甘願受」。我常講:做品牌類似經營演藝事業,自己的屬性專長在哪裡,就盡量展現特色發揮到極致。是伍佰就是伍佰,是五月天就是五月天,不需看到誰比較走紅就放棄自己去模仿,恰如其分地演好自己的腳色~「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決心在台灣轉型/學習、謙卑,再精進-空間完美的演出 
雲門舞集/林懷民說:「我是被這幾萬觀眾訓練出來的,因為全天下沒有不好的觀眾,只有不好的演出。」
有情門品牌服務的宗旨:「不是顧客的問題,就一定是有情門的問題」,便是呼應這樣的情懷。
我們的商品以天然材質為主要原料,許多環節需要與台灣的消費者甚至生活環境一起共構學習,也期許有機會把在台灣產銷互動的經驗與心得,和全世界分享。
感謝台灣同胞的包容,我們始終抱著謙卑學習的態度,一起面對天然材質給予的挑戰,投射與回饋給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消費者,更優質的生活選項。

◆ ◇ ◆ ◇ ◆ ◇

問題1:
有關轉型前的問題,燒很多錢,不是牙一咬就過,當下是如何轉型?怎麼轉型? 在台灣對中小企業來說很多時候的轉型都是資金的問題過不了關,當時的轉型一定很痛苦,請江總分享一點心路歷程。

回答:
錢是中小企業的最大困擾。事前的風險都要仔細評估,啟動前要先了解自己口袋有多深?先認清楚自己可承擔的資金總數,實際操盤後會發現吃錢的速度,經常都不是事先可預估的。我自己的經驗:尤其停掉代工訂單的時期,有一段時間便藉由接BtoB案子(星巴克、MUJI / COLD STONE...) 的收入來餵養「品牌」的理想。資金的調度以及團隊實力的靈活運用,對我而言是很大的轉型養分。

問題2:
「講台灣話的有情門」利基於台灣文化,未來又要到國外自己展店,請問要如何突顯自己的台灣特色?目前有情門的產品風格,有點MUJI、有點什麼...的感覺,請您分享您認為「台灣的味道」

回答:
台灣現在正處於找自己的階段,什麼是台灣?台灣近3百年來歷經: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朝、日本、國民政府甚至後來美軍進駐,在在替這塊土地注入不同的文化意蘊,這都是台灣。我們必須真實的面對自己的過去,才能爬梳出面對未來的具體輪廓。美學的極致便是哲學,哲學是人類生活的反思與整理。美學的基礎從自己的文化出發,經由不同歷史背景的薰陶加上個人的特質所衍生出來的設計,是可以引起共鳴的,這個共鳴點便是我所追求與激賞的台灣文化。
目前有情門期望經營的是「生活空間產業」,既然是談現代人的生活空間,便不能脫離當下的建築語彙,也因此消費者接受度高的產品,還是比較西方線條的系列。當然我的理想是帶著台灣本土文化甚至東方精神的產品可以更受歡迎。
堅持我們的熱情活在當下,未來也希望我們的品牌經營得更出色時,有機會跟能力被當作是指標性的〝台灣產品〞。屆時可能會有學術單位分析歸納出我們也有屬於各個發展階段的脈絡和足跡,這個歷程目前是我無法刻意去先行編排歸納的。如同畢卡索在創作時不會刻意分類自己是哪個時期,用哪個時期標註自己的創作歷程。唯有人生落幕,才被後人去解說去分析各個時期的創作特色。
台灣現在處於「找自己」的階段,過程多給自己一點空間,需要多點真誠與耐性,老老實實的面對我們的文化、歷史…進而發掘自己的特色。
家具屬於耐久材,一般消費者一輩子至多購買2~3次的家具,除了滿足機能的需求,預算、空間的容納量等都會影響消費結果。
日久見人心,「真」是我設計產品的核心精神。

◆ ◇ ◆ ◇ ◆ ◇

結語:製造業是人性和物性的拉扯,越是高階越是挑戰人的修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