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6/10/26|平原英樹

 

“Organic Systems” in Asia

  • 講者 | 平原英樹 H2R建築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 時間 | 2016/10/26(三)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 電話 | 04-22529721

平原英樹先生過去在橫濱、紐約、北京等不同設計及執業環境的經驗與養成,不但影響著平原英樹先生現在從事建築設計工作的立論根據與思維模式,也成為這樣一個在臺灣生活的日本建築師看待自己未來建築之路的重要奠石。

這次的講座將分為8個部分來描述平原英樹在不同文化及環境下的執業經驗。這些經驗分別連結8個影響平原英樹先生很大的關鍵字,諸如"有機系統"、"社"、"亞洲當代生活空間"等。前半部分享內容將包含台灣與日本的公共建築案例。後半部則以私人空間及住宅案利為主。住宅是一個在地文化及生活樣態最直接的反應。如前所述,做為一個外國建築師,透過研究及設計的過程去發掘台灣新的居住可能,分享的內容相當令人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關於講者】__________________

平原英樹

平原英樹於1972年出生於日本橫濱。平原英樹於東京理科大學畢業後,1997與合夥人創立archum建築師事務所,並已在日本獲得多項競圖。 2000年遷居紐約並於2001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學位。 2002至2010年加入斯蒂文·霍爾建築師事務所 (Steven Holl Architects) 於紐約及北京膺任高級理事職位,期間設計參與的國際性建築案已數次獲獎. 由其擔綱為主持建築師的”北京當代MOMA”更遴選為”2009年世界最佳高層建築”大獎。2010年於台北以合夥人身份成立H2R建築師事務所,至今已從事多件住宅、別墅、飯店、建築立面設計案, 同時曾獲得多次建築競圖首獎。自2010年起於淡江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並持續於研究設計課程中發展"當代亞洲居住空間"的議題。

筆記分享

「Organic Systems」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關鍵字,因此利用這個詞彙作為本次講座的主題。這次講座將介紹六個案子,共有六個不同的關鍵字串連此次的演講主題。在準備這次講座的過程中,整理了自己就學、求職階段和幾個對自己影響較深遠的事件製作成時間年表,這些經驗影響了我做設計的理念及想法。

◆◇◆◇◆◇◆◇◆◇◆

在「Organic Systems」這個主題中的第一個章節要談論的是我在1995年時自己旅遊三個月的經歷,在這三個月當中到了印度及歐洲地區,這段期間的所見所聞影響了自己的人生以及建築觀念十分深遠。當時因為還很年輕的緣故,因此希望在這段時間能竭盡所能地看越多東西。在經過了這幾年的累積,最深刻的記憶是地中海周圍的這些城市與聚落。當時認為地中海周圍的這些聚落很酷,所以造訪了很多地中海周圍的城鎮。當然,這段旅遊期間也看了很多知名建築和大師的作品,卻仍然對地中海的聚落感到著迷,原因是這些聚落之所以長成這個樣貌並不是因為誰的主導而形成,而是經由當地的居民在生活中的經驗以及文化、美感等等所造就而成。因此,比起那些刻意形塑的線條和紋理來說,這樣自然有機的形式更顯得偉大。進入這樣的聚落當中感受空間時會發現這樣的空間及形式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能夠創造出來,在這之中也能感覺到空氣、陽光的流通以及當地居民生活的層次與變化,這也是這裡有趣的地方。當時,因年輕的關係,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著迷於這些地中海周圍的聚落

,經過了20年的歲月,近期終於明瞭自己著迷的原因為何。畫面上的這張照片非常美麗,它美麗是因為畫面中的白色建築物群與磚造建築物群混合在一起,之所以會這樣坐落是其背後隱藏著秩序,秩序是當地的居民在此生活慢慢累積出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是並非刻意建立的系統。因此,對於這樣的系統我感到十分著迷。將這樣的照片用線條的方式減化呈現就能夠閱讀到它是種有機地呈現,這也就是Organic Systems。

-

《丘之空間》

這個案子的機能是遊客中心,坐落於一個美麗、自然的基地中。因為這樣,我很抗拒在這美麗自然的環境中設計一個具體的建築形式。後來,在基地調查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基地內的山丘。我想,山丘其實也很像一棟建築。這座山丘原本並沒有任何人工的建設,環境也十分舒適,因此設計時以最小的編輯手法來進行設計,設計的一開始是規劃山丘周圍的漫遊步道,這些漫遊步道可以引導人進入山丘中的空間內,隨著設計逐漸成形,建築也慢慢地看起來像山丘,山丘也漸漸地看起來像一棟建築。這個案子最後的呈現如同上一個章節所讓大家看見的聚落照片相同,這些人工的線條與自然的線條融合在一起。

◆◇◆◇◆◇◆◇◆◇◆

第二章節想與大家分享空間中的「空氣」、「氛圍」的設計,這個設計源自於尚在小嶋一浩研究室時期所做的研究,我們稱它為「Space Block」。在成為小嶋一浩先生的學生以前,原本對於建築的熱愛並沒有那麼深厚,當時對於旅遊更感到著迷。但在第一次與小嶋一浩先生討論建築、討論設計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對於建築的趣味性,不論是服裝和食物皆能與建築產生關連,因此開始對建築產生興趣。

-

當時,小嶋一浩先生也是原廣司先生的學生,小嶋一浩先生之所以選擇加入原廣司先生的研究室是因為原廣司先生對於居住聚落是非常有興趣的。而這樣層層的關係也影響了我對居住聚落產生興趣。在小嶋一浩研究室時所做的「Space Block」研究,一開始是以量體的形式做設計,再將水倒入這樣的空間中,凝結成冰取出後就可以得到這個空間中所存在的空氣。因此,若要設計和思考所得到的空氣及氛圍必須反向思考,便是以顛覆傳統以設計牆板等去圍塑空間的方式去操作。這樣的研究與操作在多年後仍然是影響我做設計很深遠的經歷。但是,在學生階段並不明白自己做的這些研究有何目的。但將這些研究的空間全部拼貼在一起時,卻發現這些形式可以是建築,也可以是空間;可以是室內、可以是室外也可以成為半戶外空間。

-

接下來,將介紹因為這段經歷而受到影響的案子。這個案子是高雄師範大學研究教學大樓的競圖案。這個基地內有很多綠色植物,也因為這個基地周遭綠意盎然,所設計的建築量體非常的簡單。內部空間則是利用剛才所提到的「Space Block」手法來設計內部空間形式。從平面圖上可以看到大多都是教室和研究室的空間,但除了教室和研究室以外,最重要的是置入了中庭和挑空空間。這些空間的重點,是希望能夠促成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與討論,並保有自然環境,我們期望這個建築成為如同學習的森林般的場所。

◆◇◆◇◆◇◆◇◆◇◆

第三章節談論的是日文中「杜」這個詞,這個詞的日文發音跟森林的「森」發音相同,同樣為「Mori(もり)」。在日文中「森」這個字很容易就會聯想到自然。「杜」這個字的意思,則是運用人工去創造出來的自然,如枯山水。對日本人來說大自然是像神明一樣神聖、純潔的存在,這樣的空間便具有莊嚴、可敬的氛圍。因此對於從小在日本長大的人來說,很難不受到這樣的觀念影響。

-

在台灣工作的這段時間,所受到的委託大多都是住宅案,其中住宅的立面設計則是最多的。台北這座城市,因為居住密度相當高,連帶的影響居住品質也不是那麼的舒適。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考量的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像達到較舒適的生活品質。白楊樹是我非常喜歡的樹種,白楊樹的特徵為十分的筆直,因此,白楊樹群聚的森林中就會產生多層次的效果,在這樣的空間中也容易產生被包覆的安全感。將白楊樹運用進設計當中的方式為使用膠合玻璃,在膠合玻璃中加入不同粗細、不同遠近的線條。由於膠合玻璃為兩片玻璃所形成之具有厚度的材料,因此在兩片玻璃中的不同面向上印上線條,即會產生不同的遠近效果。台北常見的居住空間形式都是屬於較封閉,避免與外界接觸的形式。但反過來思考將外界與室內之間的空間作了玻璃的設計和植栽擺放,讓居住在室內的使用者可以感受到最大的空間延伸。透過使用彎曲玻璃的方式,可以緩和陽光的直射作為空間中的中介材,這樣的方式也讓居住變的更有品質。

◆◇◆◇◆◇◆◇◆◇◆

第四章想要談的是風、光和材料。這個部分不管是不是對建築設計者來說,都是令人在意的事情。我在研究所畢業之後到Steven Holl的事務所待了很長的時間,學了非常多東西,也參與了很多案件。接下來要提的是我在事務所參與的第一個案子,這是一個小規模的住宅案。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沙漠之中,當時為了要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做出一個舒適的住宅做了不少的研究。Steven Holl在做設計的過程中習慣畫很多如畫面中所示的圖畫,除了對設計有明確的想法之外,對於環境與氣候也有蠻多明確的解決方案,特別在材料的運用非常的厲害。這個案子中所使用的預鑄混凝土,板與板之間有一些縫隙,這些縫隙是為了讓光和風能夠在空間中流通。因此,雖然位置屬於沙漠,但是照入室內空間中的光線是非常柔和的。南面的空間使用了非常長的雨遮,避免陽光大量的照入室內。參與這個案子的過程,我了解到不管是怎樣困難的環境下,都能用建築的手法改善氣候的嚴峻讓人擁有舒適的生活。

《風之家》

接下來介紹的案子與剛才所提及的案子,皆與環境議題有所關聯。風之家的基地環境位於山谷的中間,山谷的中間有一條小溪流流經,這樣的環境十分的優美。事實上,業主一開始有自己的方案,而這個方案是在溪流邊建造一個十分巨大的建築量體,阻隔這個自然環境中彼此的對話。相對於業主的方案,我所提出的想法是有五棵樹分別坐落於這個基地當中。由於這是個住宅案,還是被要求將建蔽率及容積率用滿,這樣的條件下我嘗試了很多可能。這個設計中也使用了「Organic Systems」的想法,我將住宅中的空間碎化成最小的量體單元,再讓這些空間與外界產生對話進而產生進退,接著利用這些凹凸進退創造遮陰等等空間形式。這些空間就如同先前所提到的旅遊所見中的建築一樣,自然地散落在這裡並找到最適合的位置。

◆◇◆◇◆◇◆◇◆◇◆

第五章Progressive Living,住宅對於我的設計生涯中非常重要,也一直持續在這部分有所鑽研。接下來要提的內容是我在Steven Holl北京事務所工作與居住的經歷與觀察。當時剛好碰上2008年北京奧運的事件,這時的北京有著很大的變化,不管是拆除或是新增,這個過程當中也給了大家很多對於未來居住的未來想像。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說,在異地進行住宅的設計有利也有弊,當時所面臨的問題則是,不論到哪裡中國都是使用「圍牆」來區隔空間。因此,走在北京街道上就很像是走在很多空間都無法進入的空間裡。

-

這是當時所參與的一個住宅案,是以「開放」作為設計概念。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設計案,居住規模內有電影院、健身房、游泳池等等設施。一開始,是以好幾棟集合式住宅聚集在一起的方案,這個非常大規模的設計案過程中經過了非常多的STUDY過程,也使用了地熱的高端技術,最後完成的設計為數棟超高層集合住宅散落於基地內再使用橋樑串聯。

-

《Kaohsiung Single House》

接下來這個案子比起前幾個章節中所提出的案子規模小很多,但這個案子主要想表達的是如何透過一個外國人的角度,思考這個地方的住宅品質,得以提升並因應在地。在座各位應該都知道,日本有一些很特別的小住宅設計案。但直接將這樣的住宅,不經任何調整的搬到台灣來使用,是不適合台灣的氣候以及生活型態的。譬如說日本這些有趣的住宅大多有著大面陽光灑落於室內的空間,但台灣比起大量陽光的直射更需要的是遮陽。日本的住宅也很喜歡設計開放的大空間與其他空間進行串聯,但在台灣這樣的設計就會造成空調設定及管理等問題發生,因此,要如何設計出適合台灣的住宅,這個階段也做了許多的研究與探討。以在考量建蔽率及容積率都用完的條件下,做設計時置入綠色植物等等不同的手法和改變讓住宅環境變得更舒適。

◆◇◆◇◆◇◆◇◆◇◆

第六章〝Contemporary Space for Living in Asia〞Studio在最後的章節中想談論的是,是否還有其他超越建築的可能呢?前面的章節中所談論的內容為自身的所學與經歷,此章節要談論的內容則是為在大學任教時所做的研究。研究的內容為亞洲各區域不同的住宅與空間形式和轉變及發展預測,也研究除了空間以外,還有什麼樣的物件也同樣影響著生活品質。

-

《HOME 2025編織空間的街屋》

在大學進行研究的這段時間,無意間得到一個機會讓研究成果能夠轉化為設計。這個HOME 2025展覽邀請了國內30組設計師及企業合作提出「未來的住宅想像」。於10月22日於忠泰美術館開展,此次日建人的在台經驗系列講座中的策展人—王喆也有參與展出。在這個展覽當中,我們的設計團隊與中興保全合作創作。中興保全是以保全系統最為主要研究與產品的公司,因此我們著重的發展議題為「如何使用保全系統產生不同的空間型態及生活改變」。保全公司從以前到現在的概念都是以「阻隔」為主要的目的。我們設計想法顛覆了保全系統以往的核心目的,提出以「開放」和「阻隔」兩者的交互應用與搭配,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連結,進而達到生活型態的改變。台灣與日本的高齡人口數逐漸增加,因此高齡人口住宅是我們著重討論的議題。我們利用中興保全的感應系統與APP軟體設計出「獨居者SHARE HOUSE」,在這個SHARE HOUSE每個人都能保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公共空間也因感應系統而有不同的變化與形式,是極具未來感的SHARE HOUSE。

◆◇◆◇◆◇◆◇◆◇◆

今天所談論的六個章節皆與「Organic Systems」有所關聯,這也是我想一直持續研究與關注的議題。會提出這樣的講座主題有兩個主要的原因,首先在我剛離開Steven Holl事務所開設自己的建築事務所時,有一段時間感到十分煩惱及痛苦,由於在Steven Holl事務所工作的時間很長,導致於日後所設計的作品都存在著Steven Holl的影子,因此我重頭去追朔自己的所學、所見等等經歷才找到了自己的中心思想。另外則是受到小嶋一浩先生的影響,小嶋先生做設計的習慣是每五至十年就會持續創造關鍵字作為這段時間研究的核心,這些關鍵字都沒有偏離自身的中心思想,透過這樣深刻與綿密的思考就會不斷加深自己對設計的核心價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