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2|陳怡彰
空間中與光同行:談光、品光、奉光
-
講者 | 陳怡彰 偶得設計主持設計師
-
時間 | 2016/11/22(二)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
電話 | 04-22529721
看似建立在數學與物理的理性邏輯思維之上,卻能讓人產生超越科學的感性情感連結,「光」就是這樣一種在建築空間與使用者之間建立橋梁的工具。
建築師透過光的角度與方位來安排建築量體,室內設計師藉由光來營造空間的氛圍,景觀設計師依循光的變化來鋪陳環境的四季變換,是故如何將「光」本身這個無色無味的調味料,適時適量的加到空間中,增加空間的風味與層次,將是我們持續探索的方向。
本次演講將以「光」與「空間」為主軸,透過國內外設計案例,與聽者分享在建築、室內、景觀與城市不同尺度與面向中的「光」,讓我們一同談論「光」、品味「光」、侍奉「光」。
__________________【關於講者】__________________
陳怡彰
國內少數建築設計背景養成的建築照明設計師,強調以「光」做為媒介,切入城市的文化肌理,融入建築設計細部來呈現獨特的建築空間美學,並引導空間的使用者創造個人對於環境的記憶連結。2010年自美歸國後,回歸母校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致力於光環境相關議題研究與教育推廣,並於2012年成立「偶得設計OuDelight Inc.」,讓研究成果走出研究室,落實於實際建築與空間中。
筆記分享
《開場》
我是台中人,七年級生。高中就讀台中一中,就讀大學以前都在台中度過。大學就讀成功大學建築系,二十四歲時因緣際會之下遇到了華人燈光設計先驅—周練老師,在周練老師身邊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深感不足而到紐約進修建築照明取得碩士學位,畢業之後在紐約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因金融海嘯回到台灣執業。在台灣的生活南來北往,我先後在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授課、成功大學研究所攻讀建築博士、在台中成立以光環境和照明設計為主的設計公司—「偶得設計」,最後在今年到了雲科大教授建築照明設計。在執業的這段期間,曾經參與過台灣的集合住宅、博物館、醫院以及一些展覽的燈光設計,國外的案件大多是學校以及開放空間的燈光設計。
◆◇◆◇◆◇◆◇◆◇◆
《談光》
如果各位有參加「光」系列的第一場講座,就會瞭解中強光電基金會的執行長徐芳筠談論的是燈光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她所談論的內容是比較精神層面、大尺度、形而上的。而在這次的場次中,我想談論的照明設計內容範圍較小,是你我生活中的尺度。包含各位所居住的城市、街道、公園和我們居住的建築、室內。在這些環境中設計者以及使用者們如何跟光共處一室。周練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周練老師在2016年10月在台北的一場演講談到「光介入人類的生活分為七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光來了。」第二個階段是「鑽木取火,有了火光。」第三階段是「人類發明了第一盞燈。」這個部分從考古學家挖掘出的殘骸遺跡中可以推論在四千多年前人類就有點燃燈光的道具,中國歷史則是從商朝的時候開始使用。第四階段是「發明了蠟燭。」第五個階段是「發明了電燈。」第六個階段是「LED來了。」第七階段是「LED不走了。」因為LED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雖然我們受到光長時間的影響,但實際人類發明使用電燈的時間非常的短暫,1906年GE這間公司發明了鎢絲燈到現在不過就110年的時間,我們實際使用光來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的時間也就更短了。美國照明設計大師Richard Kelly在1935年成立第一間以「照明設計」為專業的公司,同時也是第一批以照明設計為主要謀生技能的專業者,在他的回憶錄裡曾經感嘆,在當時的並沒有什麼人了解何謂照明設計
,也因此沒有什麼人願意花錢請他做設計,但大家卻都會願意花錢買燈。這件事情在我回到台灣之後有一樣的感受。
我想每個人都會同意「設計」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要讓事物、讓環境變得更好。而照明設計也是為了讓光環境變得更「美好」,那麼怎樣的光環境是「美好」的呢?或許我們可以利用「準則」幫助我們判斷光環境的品質。那麼,我想先帶大家一起看CNS標準照度標準表格。表格內建議「辦公室」這種需要進行精細的作業場所照度須符合1000-2000LUX。在這套表格內書庫、會議室等等空間類型皆有建議的照度標準。但我們仔細想想,這套標準是由經濟部的標準檢驗局所訂定的。他們並非燈光設計相關背景,對於燈光的了解與設計並不是十分了解,這樣的標準真的符合我們的需求嗎?事實上台灣一開始的CNS標準照度標準是直接翻譯日本JIS照度基準所訂定的,為什麼這套標準在日本可行卻不適合在台灣使用呢?我想先分享一個小故事,在1951年日本發行了由木下惠介所導演的第一部彩色電影「卡門歸鄉」所使用的膠捲為美國柯達公司所製作的,當時柯達所製作的膠卷是依照白人膚色作為基準所製作而成,使用這樣的膠捲來拍攝黃種人,膚色的呈現便會顯得生硬且死白,也因此促進了日本本土廠商發展出符合東方人膚色的膠捲軟片,也奠定了「富士軟片」在產業中的地位。藉由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得知日本人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需求的不同皆會導致產品的效果有所不同,因此「標準」也會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影響人類對於光的記憶與感覺還有個要素是「地理環境」,在日本這樣高緯度的國家,不太會像是近赤道國家出現陽光造成強烈陰影現象,陽光大多是斜射。也因此從日本的建築元素「障子門(shoji)」我們可以得知,和紙是為了讓陽光可以穿透進入室內又能夠呈現多層次光線所衍生的產物。那麼,台灣的地理環境又帶給台灣什麼樣的自然光影響呢?「陽台」便是台灣受到地理環境影響所衍伸出的建築元素。在台灣能夠看到很多特殊形式的陽台,陽台對於台灣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空間,無論是曬太陽、曬衣服、種植植物或是做為進入居住空間的緩衝空間等等使用,也因為陽台在台灣人的生活當中使用非常頻繁,法規上的檢討也逐漸受到重視。
接著我想帶大家一起看看台灣現在的光環境。台北的捷運站大多數人都去過,走道上天花板燈具配置密度非常的高,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燈嗎?我們常常看到捷運站的燈可能只開一半的燈,甚至是1/3的燈,那麼為什麼一開始要配置這麼多的數量呢?台灣的公園夜間照明也值得我們檢討,因為配置的位置以及數量都讓人感到疑惑,當時做如此規劃原因是什麼?是否真的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光與環境,與使用者已經失去關聯。「光」除了功能性的把空間照亮,光,還能做些什麼?
◆◇◆◇◆◇◆◇◆◇◆
《品光》
「燈光」除了功能性照明之外,還有美感的課題值得我們探討。設計感的力量是很強大的,2016年台北市文化局與都市酵母合作策劃了台北生活景觀改造計畫,進行了變電箱色彩的REDESIGN,透過這樣的REDESIGN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因為變電箱體積大小依然相同,只是透過色彩的調整,讓我們對變電箱和街景觀感變得有所不同。我們從這樣的案例可以得知,「設計」讓我們對環境更「有感」。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IALD)定義了照明設計師的「任務」:「光應該要讓空間更加豐富,而不是制約了空間的可能。」那麼,我們所說的「有感」究竟是什麼呢?「有感」是否只是強烈的燈光讓人不得不注視到它的存在呢?我認為,設計應該要做到「雅俗共賞」,這句話所說的「俗」絕對不是「庸俗」,而是「通俗」,是要讓大家都能夠理解這樣的設計。
如先前所說,我們現在處在一個LED的時代。傳統光源要能夠做到顏色變換是很困難的事情。因此LED的出現,產生了大量的顏色變化及選擇對照明設計而言是一種革命性的發明。但也因為LED的顏色選擇較豐富且鮮明,如何控制燈光與顏色變成十分重要的課題。舉例來說,東京的天空樹也是使用LED燈,天空樹的顏色每天都不一樣。那麼為什麼同樣是使用LED燈,天空樹的燈光質感與我們日常街景所看見的LED燈效果差異這麼明顯呢?關鍵在於,設計階段有無考慮「與城市環境的關係」。天空樹是城市地標,它與周圍的建物雖然沒有緊密的關係,但因為地標的指向性,使用LED的顏色變化輔助是很恰當的。但良善的設計態度,也需要務實的執行技術。要懂得用光,就得先懂光。知識的力量,可以縮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荷蘭建築教育家Herman Hertzbergerh曾經說過「假使你不能確保你的設計能讓環境變得更好,那請確保它不會讓環境變得更糟。」
接下來我想跟各位分享我設計的案件,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這裡主要有一個九百多人座的表演廳,在主建物前有個很大的荷花池。這個案件主要是改造夜間光環境,先跟各位介紹這裡改造前的夜間樣貌,在戶外有一個水榭舞台,在舞台下方安裝了非常多的日光燈管,因此舞台在夜間看起來有一種懸浮的效果。位於舞台後方的空間照明非常的薄弱,又因為前方舞台的燈光非常的強烈,瞳孔的收縮的緣故視覺效果讓暗的空間顯得更加黑暗;亮的空間更加強烈。我們的改造手法非常的簡單,我們先將過多的燈光移除,並將燈光設置在屋簷下方點綴,強化屋簷的線條。再使用投光及洗牆的方式豐富舞台後方的空間層次。舞台前方的荷花池所形成的倒影柔化了燈光,讓夜間燈光顯得更加優雅。因此,考慮周遭的環境也是燈光設計中需要考量的要素,「光」是因為表現空間而存在。經由上述的案件例子讓我想跟大家分享葉問這部電影中的一句話「貴在中和,不爭之爭。」我認為做設計跟習武一樣,道理和態度都是互通的。設計做太多跟設計做不夠都是不好的,「中和」是說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可以跟環境和諧共處的方式,不要過度強調設計要被看見,大隱隱於市也是這樣的道理。
◆◇◆◇◆◇◆◇◆◇◆
《奉光》
照明中所使用的光,簡單來說能夠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功能性的光」主要就是為了滿足功能上的需求。第二種是「環境性的光」這是為了要表現環境元素和空間美感所存在的燈光。第三種是「情感性的光」這種光與功能、環境無關,他與人、使用者有關。這也是照明設計中必須要往前邁進最重要的一步,卻也是最困難的一步。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去阿布達比旅遊的經驗,畫面上所看到的建築物為謝赫扎耶德大清真寺,可以看到燈光打在建築上非常地不均勻,所以我們可以得知這樣的燈光並不是因為功能也不是為了環境,是希望藉由燈光創造建築處在雲霧之中的氛圍。燈光的顏色變化會從白色逐漸轉變成藍色,而這樣的呈現是想表達伊斯蘭文化中的「月色」,而藍色在伊斯蘭文化中也象徵著「純潔」,因此將充滿象徵性的顏色表現在宗教空間之中連結了人與宗教之間的情感。
在2014年,中強光電基金會邀請我到恆春參與一個裝置展。我被分配到恆春民謠館戶外廣場得照明設計,這是一個以恆春知名的胡琴做為設計概念的開放空間。當時的設計概念非常簡單,因為我不希望燈光為這個環境帶來太多的衝突,也不希望燈光變成空間中的主角,因此採取「光往旁邊挪一挪,把位子留給使用者」的概念,將光條設置於座位底下帶出建築的線條,增加夜間活動的可能性,至於活動是什麼?我不希望設限使用者,因為使用者會自己找到最棒的使用方式。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義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所說過的話「你如果看到一本不喜歡的書,就把書闔上。你如果聽到一首不喜歡的歌,就把音樂關掉。但你絕對無法避免看到你家對面那棟很醜的建築。」做設計的人,責任是很重的,設計的結果將會大大的影響到其他人的生活。雖然比起國外台灣的光環境發展還很短,但也想在此勉勵大家一起努力,因為我們的生活值得一個更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