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6/10/12|沈庭增

 

建築的邊界_「浮光之間」的設計與製作

  • 講者 | 沈庭增建築師

  • 時間 | 2016/10/12(三)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 電話 | 04-22529721

「浮光之間」為展期三個月的臨時建築,座落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前廣場。廣場位於都市邊緣,北側緊鄰河畔形成風口,人們總是難忍這裡的強風與烈日,而快步進到美術館內,空間顯得缺乏活力。

 回應基地自然之力,「浮光之間」概念取自風與光的特殊狀態,將風箏天棚與曲面島嶼作上下繫結,構築一座漂浮在廣場上,捕捉風與光的亭子。藉著風箏與自然相互作用,引導人們用新的方式去感覺空間,讓廣場成為匯聚人的注目與駐足、柔軟而具公共性的場域。

 風箏天棚由320顆箱型風箏構成,風箏的擺晃,讓風的獨特存在被突顯,帶出放鬆的場所感;不同時段的日照,藉著風箏居中作為光色轉換器,創造光影的多重面貌。

天棚下方是漸漸向中心隆起的曲面島嶼,光自風箏灑下,帶來曲面的光影流淌,人們好奇地走上前,自在躺臥,溜滑地順坡而下,或漫步其中。環繞至島嶼中心,一處內凹的桃紅色球形虛空,人進入後,感受獨特聲響與自然元素碰撞,抵達靜謐。 

 

關於講者

沈庭增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現為沈庭增建築製作/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實踐大學兼任講師。

其所帶領的事務所團隊成立於2013年,以重新理解建築與自然的態度,找尋每個建築角色平衡而適切的形式,創造新的空間、場景與關係,並藉由繪畫對時間和空間的表現尋求更多洞察,有東京GEISAI#12、台北《太空劇場》、《我曾看見一部未來機器》等繪畫個展。

筆記分享

《設計概念》

浮光之間座落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前的館前廣場,這是一個非常空曠的地方。X-SITE這個題目是很特別的案子,因為它並不像一般的建築一樣有真實的機能要求,它是如同節慶般的建築,因此我們必須自己賦予它一個意義。為此我們從如何讓人聚集於空曠的廣場開始思考,這是一個從虛無建立起的公共事件。

 

這個案子中有幾個比較重要的限制,第一個是「風」非常強勁,第二是「光」十分刺烈,這兩項是這個環境的先天限制。第三,由於這塊廣場下方為辦公空間,所以不能使用釘子等等侵入地面的固鎖方式。第四,這個計劃案僅有350萬的工程經費。

 

在發想這個作品時我們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靈感來源,第一個是雕刻家理查塞拉(Richard Serra)的作品,他的作品總是在一片虛無中帶來具有凝聚力、新的場域效果,因此他的作品在團隊中有非常重要的精神意義。第二個是雕刻家布朗庫西(brâncuşi),他作品中的優雅曲線一直在設計過程中影響著我們。也因為這個設計是一個虛無的開始,所以我們捉取了「風」、「光」這兩個自然元素思考這個設計物件有沒有可能與這兩個元素產生關係?

 

在競圖的階段中我們繪製了許多Diagram探討要如何將人帶入這個廣場,希望能像方尖碑一樣將人集中、希望能夠像亭子一樣讓人停留在此這裡休憩,因此我們在廣場中間置入一個地板希望可以擾動大家在這裡的行經路徑,並利用立體風箏作為亭的天棚,因此開始跟風產生了關係,立體風箏的構造以及整個浮光之間的架構上也跟北美館有些相似。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書「邁向建築–柯比意」,想談的是「比例與規線」這件事,從圖片中可以看見細節裝飾到建築整體的關係中都存在著比例。由於浮光之間在我的建築生涯當中算是第一個被真實建造出來的作品,因此對於整理是沒有把握的,但我十分相信比例這件事情因而在此設計案中實驗,讓所有物件的比例環環相扣。

 

《製作過程》

整個建築的架構非常簡單,在地板的部分是使用鋼構系統,接著利用56根柱子撐起天棚的框架系統,裝修的部分則是使用了320個風箏單元和曲面的木夾板地板。在風箏的構造上考量了非常多與鋼構銜接的問題,固定的方式則是採取非常原始的綑綁方式而非鎖件。在天棚的細部設計中藏了非常多的細節,包含燈光的架設、碳纖維管和固定用的次要桿件等等,因此天棚的柱頭設計可以說是我們設計的核心。而在此下了這麼多功夫的原因在於希望在天棚下感受光線與風的時候能夠很純粹的不被其他事物干擾,因為結構在此案件的角色為撐起這些物件而非讓人看見。

 

底板的部份為了營造輕盈感,我們採取抬高30公分且角邊不落柱的方式。而整個底板結構是由H型鋼所組成,這也是很重要的重量隱定來源,接著再使用C型鋼承接曲面木頭夾板。在底板上塗料以前,我們最大的煩惱是「排水」,因為底板是一個很大的平板,當水流下來之後會一直無限的蔓延在平板上。我們並不希望用洩水坡度的方式去處理排水,因為認為洩水坡度的傾斜會將這個空間的幾何給破壞掉,因此最終採取了最陽春的做法,在平板上打了400多個直徑1公分的小洞,但這個排水方法並沒有辦法完全的排水,它只能達到80%的排水效益,殘存的水漬必須仰賴陽光蒸發,因此在每每下雨過後三個小時它才會完全乾燥讓人得以走進去。儘管這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法但仍然達到了我們想要的效果,也因為這些小洞讓我們覺得這棟建築有在呼吸的感覺。

 

《結語》

我們曾經被問過「你們這個場域中會有什麼樣的活動?」大家都還是會希望建築師定義空間的使用機能,但我認為這不是一個適合辦活動的場域,簡單的說它是一個很開放且具有凝聚力的場域。因此在這個場域當中所發生的行為都是很自發性的,我們並沒有規定或畫圖示意大家要如何使用這個空間,我們希望大家可以自己決定要如何「參與」這個空間。

 

另外我們還有個想法,希望浮光之間所使用的風箏單元,在這三個月的展期結束經過拆解後可以回到台北市民手中,讓記憶延續下去。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