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7/09/26|建築大叔何庭峰 

漫遊在建築與漫畫之間

  • 講者 | 建築大叔何庭峰

  • 時間 | 2017/09/26(二)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秋|老之華》

老是一種必然,時間走過,留下的就是痕跡。痕跡可以抹去,也可以因為珍視歷史與曾經存在的價值,重新找到一種面對未來的態度與方式。《秋|老之華》系列講座將從老人、老城與老屋三個面向出發,討論台灣當下面對人、城市、房屋逐漸老化的過程中,各方面臨的挑戰與採取的因應策略。

 

 

------------------------

[漫遊在建築與漫畫之間]

建築工作很累人,工作時間長,項目又繁瑣──如果一直這樣看待「建築」,我大概會走不下去。所以在建築養成過程中,我不停畫著類似分鏡圖的漫畫,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建築」的創作方式。

分享從大學畢業到現在的建築漫畫,包括作品《Taipei 1/2:建築大叔的城市異想》、《不用工作的城市》、網路發表作品《建築大叔散步筆記》、展覽與建築/室內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關於講者】__________________

[建築大叔]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都市設計碩士,交通大學建築碩士,東海大學建築學士。香港出生,成長於澳門,十八歲來到台灣,現定居台北,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深感在建築實務外,以須以多元的角度來描繪城市與建築,並對居住與生活的根本認知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發展出能與大眾對話的建築漫畫創作。著有建築漫畫《Taipei 1/2:建築大叔的城市異想》與《不用工作的城市》。

這位中年大叔分享者他的建築人生,雖然很想找回最初的夢想,又被現實不斷壓抑;當他探究著城市和建築時,總是充滿各式各樣的情感,卻很難用言語說清楚,唯有把這些觀察都畫下來,才能完整傳遞他的信念──面對建築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產業,建築大叔將以謙卑但堅韌的態度,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筆記分享

2017-09-26 建築大叔何庭峰-漫遊在建築與漫畫之間

講座筆記分享。

 

-----------------------------

我是第一次在台中演講,我本名是何庭峰,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到交大建築研究所念碩士、之後去上班,中間去了瑞士ETH念都市設計。2013年創建了「建築大叔」的FB粉絲頁,有事沒事就會丟一些作品上去,曾經有一陣子畫漫畫畫到常常有家人朋友問我在做什麼,於是我就去登記成立公司-「叔大築建設計事務所」,但其實都沒有案子,而且我又結婚了,所以不太能和家人交代,於是我又回去上班了。現在白天上班,晚上平均一天會畫1-2小時。

 

【近期作品】

一年前我去了日本河口湖旅行,位於富士山北岸有一個「久保田一竹美術館」,我覺得是河口湖最精采的地方,展出有久保田一竹先生失傳的技藝-織品圖案印染技術,他後半輩子瘋狂的投入在染布,整件事情我覺得十分有趣,在日本、泰國都有這樣傳統的文化。

 

我是澳門人,在香港出生,小時候出生後在一棟公寓住了很短的一段時間,每個暑假回香港。印象中香港是個很混亂、對我來說又嚮往又累的地方。靠近九龍的深水埗是香港比較草根、相對來說更密集、華人居住的區域,經濟上也比較平民一點。當時提案想做一個在都市裡面的劇場,取名叫對街的計畫。一邊是一棟飲茶的空間、觀眾席,對面則是一個舞台、後場,底下有攤販的空間。我在畫漫畫之前會先做模型,思考有哪些可能。我設定裡面的劇場是演出粵劇(類似京劇),都是唱廣東話。我小時候印象中奶奶經常喜歡去看粵劇,感覺的到他們很尊重本地文化。這個都市就是在這樣的文化中發生。對街的計畫再變形是一個十字路口劇場的計畫。這個展覽我希望之後會變成一本漫畫。

 

我畫漫畫覺得最困難的是故事設定,如果把東西都設定好,後面故事就會簡單很多,包含建築、場景等,也能夠呈現創作的特性。在漫畫中的建築很多法規都與現實不符,漫畫就是可以讓我們很多不需要管太多現實面的規範。

 

三個月前我在台南參與了一個展覽,我一直以來都喜歡有街屋的透天厝,一樓是店面,樓上是住戶,因為我從小就是住在這樣的空間中住到10歲,所以很迷戀這樣的空間。我畫了三代同堂的故事,阿公帶著孫女買東西、女主角在街廓中騎車,故事設定一樓是維修腳踏車店,二樓是女兒與孫女生活的空間。劇本靈感來自於台南,所看到或感覺到的東西都濃縮在裡面。我很喜歡中式的天主堂,女主角進來告解,因為她是職業腳踏車運動員,沒辦法陪伴女兒一起長大,她爸爸是腳踏車維修師,女兒長大後成為運動選手,後來離開孫女要去比賽騎腳踏車,台南故事的最後一幕呼應了香港故事第一幕的劇情,東門舞台樓下是後場,上面是舞台。

 

剛才分享的是這幾個月的漫畫作品。另外去年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室內案,稱為未來廚房,希望用科學角度去做廚房,類似實驗室或廚藝教室。因為是比較科學的切入點,類似廚房實驗室的提案,所以設計了一個手的互動牆,但後來變成數位的互動牆,我蠻喜歡手動的,但是業主比較喜歡高科技一點的設計。空間也有壁畫的效果,跟木工做了很多溝通,完工後木工師傅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做建築的人都會把故事講的很厲害。接下來是一個大台北的計畫。每個人都會想很遠大的城市計畫,例如北京、倫敦、巴黎都是想整體的,但是台北市與新北市往往都不會思考成為一個整體的計劃。我跟褚瑞基老師討論,覺得台北周邊城市很有趣,這讓我想到以前狄更斯晚上散步的散文,每次都是從倫敦的不同的橋開始走。我覺得台北有很多橋,於是我故事設定一先從迪化街到三重的台北橋開始走。我想大家比較少走是因為步行的設施比較少,但是這條橋以距離來說其實是很適合人走的。

 

畫了台北橋之後我去了蘆洲。蘆洲的北側是農業區但蓋了很多工廠,每一個獨棟都是鐵皮屋,第一眼看過去以為全部都是工廠,但都只是蓋得似工廠,除了真的是工廠以外,裡面有三合院聚落、廟字、小吃店、檳榔攤等。

 

在台北無可避免的會遇到很多堤防。在三重到五股中間有個很大的運動公園,那裡有疏洪道,以前是丟垃圾的地方,污染非常嚴重,原本的溼地已經被汙染破壞了,大家為了保育於是把垃圾場復育變成生態運動公園。過去這個地方有很多聚落,但是堤防越蓋越高就慢慢不存在了,就像是我們都市化過程,也是在慢慢改變過去的樣貌。

 

【建築大叔與叔大築建】

我非常欣賞的漫畫家之一「大友克洋」,他作品《AKIRA》是描寫東京被毀滅後再創造新東京的漫畫。另一個我想介紹的畫家是「橫山裕一」。我在歐洲買到橫山裕一的英文漫畫《GARDEN》,我買的這本故事全部都是他自己想像的花園,有魔鬼氈的花園、草皮的花園,主角們在花園中發生的事情、使用的工具,漫畫裡所有的事情,故事中兩三百頁就是一群人一直走一直走的故事,走在場景裡面,故事就結束了。我覺得這樣超棒的,田園城市的編輯經常罵我,覺得我的議題都不會關懷別人、都是從從遠的角度切入,但是我的重點其實是很想好好表現場景而已。

 

我很喜歡「松本大洋」故事的功力,剛開始是因為他的畫面很強,但後來發現他編故事的能力也是很強。歐洲的漫畫是真正影響我開始畫漫畫的原因。Moebius的《The Long Tomorrow》啟發了後來的第五元素,可以看到一層層都市的空間,他們的作品每一幅圖都非常精緻,一本漫畫可能都要畫一年的時間,每一張都可以放在博物館的感覺。我大學的時候買了一些歐洲漫畫家的中文版的書,因為大辣出版社願意投資外來的漫畫翻譯成中文讓我接觸到他,他影響了我很多,原來有出版社做這樣的事情是很重要的。Enki Bilal畫的歐洲街頭非常有質感,人也設定的很歐洲的造型,整體氛圍讓人感覺很棒。《消失邊境》的作者「Francois Schuiten」是建築世家,他的哥哥、爸爸媽媽都是建築師,但是他沒有做建築跑去畫漫畫,看的出來他的場景非常建築,中世紀超現實新舊的場景,非常有我心中的漫畫家應該要有的樣子和要求。不是常有人說:「哲學走在小說,小說走在電影前」但建築是實體,一定是比較後面才能落實的一種藝術形式。我們去創作漫畫,讓自己可以從現實世界中暫時躲避在自己的想像世界內,都已經對自己這麼好了,所以我們應該要自我要求像他們一樣,創作要具有啟發性,不能啟發別人,起碼要啟發自己。我現在一邊畫漫畫一邊做建築,還好漫畫沒有銷售的壓力,畫起來非常愉悅。台灣是個幸福的空間,因為賣得好不好都差不多,沒有銷售的壓力,說不定這樣子對創作者的養成是比較好的。

 

我是在澳門長大,大約16-17歲時決定要念建築要當建築師,我那個年代並不知道建築是什麼,一直以為是土木工程蓋橋樑或高樓大廈,後來我去電影圖書館租VCD錄影帶來看,看了《建築師之腹THE BELLY OF AN ARCHITECT》, Peter Greenaway的作品,當時我和弟弟一起去看電影,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遇到建築師或做建築的人,但無形之中一直覺得建築師很厲害。電影中是芝加哥的建築師去羅馬,要去做一個紀念Boullée的展覽,裡面有很多幾何造型與廢墟的場景(斷頭斷手等),主角是個中年的建築師,娶一個很年輕的太太,但年輕的太太由於自己的丈夫太忙又去找了更年輕的建築師外遇,這部電影並沒有讓我了解建築師是做什麼的,雖然故事情節在當時的我來說是較重口味,但場景與分鏡等都讓我覺得去念建築好像也不錯。

 

另外由於澳門以往是葡萄牙殖民地的關係,我們那邊有很多葡萄牙建築師,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大陸,2000年我來台灣之前,葡萄牙人急著要在回歸之前把錢花光,所以蓋了很多房子,當時我覺得這些房子很酷,特別有趣,反而現在的澳門跟中國其他城市沒有兩樣,新房子並沒有自己的特色與個性。當時有蓋給低收入戶者居住的平民大廈,回歸之後被拆掉改蓋40層樓的大樓,但是我覺得以前那種4、5層樓的房子比較有趣,可以創造出很清楚的內外空間的關係、中間內部的迴廊、房間是靠外部的空間、公共空間與居住空間的序列等,當時比較有在思考這些設計的想像,跟現在比起來以前有趣多了。新加坡的金沙酒店跟澳門的威尼斯人是同一個企業,新加坡人很會當業主,蓋了游泳池,重新設計了很厲害的飯店,但澳門人不會當業主,只想著賺錢要快,便從拉斯維加斯直接平面拿過來用最快!這是我不斷在思考的事情,認為這樣是非常可惜的。

 

我來東海大學念書之前就有電腦,但在學校時做設計很少用電腦畫圖,我畢業設計都還是用手繪,只有1/3的同學用電腦畫圖。大五上我做建築差點被當掉,我那時還想若延畢是因為我五上的設計而不是畢業設計,那也是蠻丟臉的。因為東海五上同時有另一個studio又要想畢業題目,五下把畢業設計做完,在下學期的時候,我在畢業設計做不出來的時候就會開始畫跟題目有關的漫畫,這些漫畫圖再整理一下就可以同時用作正圖不浪費時間,所以在畢業設計中的漫畫圖是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時候畫的。

 

我畢業設計的基地在海邊的一排碼頭倉庫,我把澳門人的生活都放進來,主要是由於在回歸後賭權開放後,大量旅客湧入,城市的地面都被佔據,澳門人的生活空間被壓縮。就澳門來說,當時有個尷尬的事情是,若去澳門賭場工作,薪水是大學畢業生的兩倍,所以都沒有人要去念大學,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這樣是錯誤的,很多人不念書、二十多歲就開跑車,繼續念書的人三十多歲反而不可能負擔這些物質,就發現金錢物質的程度差很遠,十分荒謬。澳門以前很窮,香港有錢所以會拆房子再蓋新的,但澳門窮到都沒錢重新蓋房子,放久了就變世界遺產了。所以澳門很多房子都沒拆,申請了世界遺產後,到現在這些老房子也不能拆了。

 

我在那裏保留了十個碼頭倉庫的立面,假裝它們是這個旅遊城市的一部分,後面全部改成集合住宅,把我想的到的program包含老人院、廟宇、超級市場、教堂、居住空間等機能都丟進去,這是某程度在我把這個畢業設計題目交出去的時候寫的,交完之後其實我還想改題目,我再想跟老師討論畢業設計題目時,老師應該已經受不了我反反覆覆的,說我題目都交了就做這個吧,所以畢業設計的基地跟program這樣便定案了。

 

設計中有很多巷弄、住宅單元等,其中比較特別的是比方廟及教堂等,同時還有模仿巷弄的老樹、三温暖、公共客廳、公共廚房等空間,因為澳門有賭場的關係,在這裏居住的成人(上班族)假設很大部分都是服務旅客的,所以每個公共的program都同時設有個人的空間。賭場是24小時都需要人服務的,所以很多成人(上班族)也就跟著班表過生活。但一般人,像是老人跟小孩,是過著白天與晚上的生活節奏,所以在一個家庭裏面大人跟小孩的時間是錯開的,這樣也同時影響到居住單元的組成方式。

 

現在回想15年前的畢業設計其實蠻奇妙的...,那時候整個project像是由一堆diagram構成,老師覺得像是在蓋章一樣,很像在亂畫。但現在有人看到我的畢業設計,都覺得那時候做的東西很建築,不同時代大家對「建築」的看法很不一樣。不過不知道要做甚麼就開始畫很多圖好像也是有用的。就像是OMA每天都生產很多圖面,一個計劃就會出幾百張的透視圖。我記得老師說過若不知道做什麼的話,動手畫就對了。這樣的方法在學校時是很有效的。

 

東海畢業之後,因為我是僑生,我在台灣能留下來的條件有二:繼續念研究所,或者有兩年的工作經驗。剛畢業當然沒有兩年工作經驗,於是我就留下來繼續唸交大建築研究所了。交大當時的設計組很像東海的設計課,於是我就去念數位組,其實我也不確定對錯,看到很多念設計組的同學,他們更有熱忱的感覺。我的碩士論文堅持跟手繪草圖有關係,所以我自己寫一些簡單的程式,有點像photoshop裡面的濾鏡,將手繪草圖詮釋圖後便能3D列印出來,對我來說有點苦悶但又不得不做,必須要完成。但現在回頭看,覺得做建築很多時候比當時的苦悶更多了,當喜歡做一件事的時候,只需要喜歡一個部分,又會願意變成把其他部分都要照顧到,這些都是為了成全最後的成果,因為可以看到建造的過程,蓋出來後感覺很不一樣。慢慢地這種苦悶的過程變成了我們工作的其中一個部分。

 

我在交大讀書時還有寫一些平面的遊戲,比方我是一個足球迷,所以寫了一個在足球比賽中曼聯一定會贏的小遊戲;又或是寫了一個樓梯生產器;或是風力分析的小程式...我發現我寫程式方面還是可以的,但是覺得非常痛苦,因為要不斷在程式裡面找錯誤,有點受不了這樣的事情,所以我沒有繼續走數位這條路。

 

我還有去上了一門互動的課,有些同學有電機背景,會做機器人,但是我上了十周的課卻完全做不出東西,最後我交了一個期末報告,內容是畫解決鼻子過敏研究生的日常問題,我買了N95口罩,在五金行買了一些組件,當鼻水流下來的時候會通電,有電風扇吹鼻子,鼻子會比較舒服,同時我也買了另外一個組件是感應器,當打噴嚏時碰觸到感應器就會發熱,老師覺得這個計畫超棒的,怎麼這麼有創意,但是其實原理很簡單,只是通不通電而已。但是從這裡感覺到成就感,很多同學拼命熬夜寫了很多程式,但我只是畫了幾張畫和去五金行買了幾組組件並併起來,和大家的努力程度有差,從這裡我發現人各有專長是真的,可能我真的不是工程師的料,大不了只是設計師而已。

 

開始上班之後,交大數位組畢業出去工作是很受歡迎的,我剛開始什麼都不會,但是公司的人不管,直接丟一個競圖給我,叫我建3D模型,主管好像很相信我,但後來看到圖說:「怎麼所有的面都不是工整的面,都曲到不像樣。」但是他想了想又覺得沒關係,反正是rendering看起來像就好,自此之後我的3D突飛猛進,原來交大的背景讓事務所以為我們3D軟體很強,讓他逼我們在很短時間把東西全部都要學會,讓人家以為我是專門畫3D的,但是我根本就不是,只因為我的學歷而就被貼上了標籤。而這也標籤了我很長的一段時間。

 

開始工作三年後,中間有一些機會遇到國外建築師,我有去看國外事務所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他們好像滿腹熱情,當時的我是很無力的,每天工作到11-12點,隔天會故意晚一點上班,沒有週末生活,好像機器人一樣,其實我的《不用工作的城市》是從當時候便開始有想法的。當時公司外派我到北京,我看到那邊每個人好像很有熱情,瘋狂的累積,所以我就決定要再繼續去念書,當時我很掙扎因為已經有一個碩士學位,但是當時的我還是決定要再去瑞士ETH念都市設計碩士。

 

我們那個design studio都是做開發中國家的主題,我們做巴西的貧民窟(Favela),毒梟在管制,政府部門很難進入,他們是很團結的貧民窟,例如其中一個貧民窟將所有房子漆成同一個顏色,讓警察無法分辨哪一戶是誰。貧民區不是在山區就是在沼澤地,這裡的房子我拿給我爸媽看,他們說以前他們的生活環境就是如此,我發現原來大家都市發展的進程幾乎是類似的。

 

我們提出一個在聖保羅的貧民窟中新集合住宅的案子,在這個貧民窟裡原本有一個河川,周邊的小房子都覆蓋住他,那邊有個教堂,公部門都希望把河川打開,於是要求把在河川上的小房子撤離,教堂也要被移開。我們把一些房子切開,給他新的立面。這個計畫我們都是團隊合作,討論的時間比做的時間多,在這個過程我發現我們動作比歐洲人還快,但我們不太會溝通,而溝通很重要,應該要好好學習。你看很多西方的年輕人,可能不一定每個人都擁有很厲害的技術,但是他們很勇敢地做自己,也非常善於與別人溝通想法。這非常啟發了我,打造「建築大叔」其實也是受到的這些啟示很深的影響。出國前我好像知道我會畫漫畫,但是我不敢做,當時的我認為建築只有一條路,就是去事務所上班才是正確的,其實現在也多少還是有這樣的想法,但也覺得希望可以同時一邊畫著漫畫。我現在還在事務所上班,但是現在反而覺得在事務所上班,是可以多一點透過學習增加經驗並減少工作上的錯誤,讓未來的路能夠順利一點。

 

我回來大約一年多後,開始想說我要開始畫漫畫,回來一年內我就開始寫劇本,但是都不敢畫,我太太看了一下覺得我畫了一百多頁也會是無效的,因為我平常白天工作,晚上畫一畫就放著,過了一陣子之後拿出之前的畫時又會覺得以前畫的是垃圾,最後這事就會一直無法完成,成不了一件事,於是我太太建議我去經營粉絲專頁,所以「建築大叔」就是這樣出現的。剛開始建築大叔設定是一個40-50歲的男子在事務所上班的角色,要帶很多年輕人改圖,還要看工地,還要在公司加班。我自認專業知識不夠高到把劇本一個個寫出來,可能做案子的經驗不夠多,我覺得我應該到了50歲以後畫這本漫畫會更順利,就是我已經有了足夠的經驗,即使有不懂的事情也可以隨時打電話詢問別人。既然事務所的主題畫不下去,我當時便定了另一個主題「建築大叔散步筆記」,就是我把我去過覺得有趣的地方詮釋不同的想法,第一篇是我到首爾旅行時用手機完稿的,第二篇則是現場或飯店先草圖記載再回家用電腦完稿的。主要是描述東大門的河道、都市紋理、產業、垂直的百貨公司購物經驗等。

 

我開始的漫畫主題通常和城市有關係,這讓我會從不斷專注在建築師事務所的狀態中短暫脫離。我猜我剛開始想畫建築師事務所的念頭是有問題的,因為我真的離不開事務所,我的生活也只有事務所,但因為有了要畫漫畫這件事,我開始要去散步看到堤防,在散步中開始看到更多的東西,有了不同的觀念。比方開始畫了台北河岸後,才發現原來在漫畫裡畫了很多水岸邊的空間想像在現實上因為是水利用地的關係所以是不會成立的。但還是就是很想畫他,所以這些空間就以漫畫的形式存在也挺好的。我還會畫一些我喜歡的舊房子,因為我唸書的時候都是台灣的三合院,都是一層樓的三合院,而在同時期澳門已經發展出兩層樓的合院建築,觀察到城市已經慢慢被密度影響的結果,也看見城市垂直化的過程。

 

畫了林安泰古厝後,發現原來這原來的房子是在敦化南路上,但在30-40年前大家對老屋保存沒有觀念,很多老房子於是無可避免就被拆掉了。當時我還去找有哪些房子被留下來,在蘆洲發現一棟李宅,就是現在很多小孩子要抓周的時候都會去的地方。房子裡面跟外面基地的關係差了半層,很有趣。老房子留下來後會對都市產生甚麼樣的效果呢? 比方都審的時候要蓋在附近的房子都會被要求要跟這棟房子有些關聯性,於是後面的房子雖然看的出來是新蓋的,但因為他受到前方老房子的影響所以顏色是一樣的,又或者前方那棟房子可能是在不用都審的時候蓋的,所以你看他跟留下來的老房子就沒甚麼關係等。這些都是城市中留給大家很有趣的故事。

 

1930年代帝國大廈在蓋的時候,附近都是8-10層樓高的房子,突然出現一棟80層樓高的大廈;台南林百貨也在這個時期蓋好的,當時附近幾乎都是1-2層樓的平房,突然出現一棟6層樓高的房子,他們對於都市比例關係、垂直化的過程都是類似的。

 

其他散步筆記比方我畫到澳門鄭家大屋,這屋子有趣的地方是,中式房子大部分正廳都是放一樓,但是這個主人把正廳放在二樓,因為主人喜歡看海、看河岸景觀,於是改了傳統的配置。當時的我比較敢亂畫,現在比較不敢亂畫,會想比較多,所以我覺得我可能偶爾也要亂畫一下。

 

我猜很多做建築或設計的人,應該也會在Sketch簿子裡面亂畫,其實這些是我認為有價值的,因為可能在畫時想故事的第一章,可能是很誇張的想法,但是對我來說可能是整個漫畫的中心思想。

 

這是在畫我小時候長大的巷弄,外面有個停車場,看不出來主要的車道,我記得每次要出門一定要按喇叭,等人把車子移開才能出去,我們以前聚落式的機制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了,以前的澳門非常聚落式。

 

這是澳門的銀樓,以前有銀行之前,很多人家裡的值錢的東西都會放在銀樓,大家都會把有價值的東西拿去換錢,所以銀樓的前面是辦公大樓,後面是貨樓。貨樓與辦公樓中間有閘門,若有人搶劫的時候中間門會被關起來,而貨樓整幢是完全沒水沒火的,從外面看是7-8層樓,從裡面看全部是貨架,如同40-50層樓的感覺,這個很簡單、很機能性的房子確是如此的有趣,我覺得很震撼,因為他需要貨架,所以樓層不是現在一樓、二樓的概念,而比較像是用貨架的疊合去編層的。我自己想像這個空間就像是燈塔一樣,有個外圍的樓梯與內部的樓梯,雙螺旋樓梯可以快速達到防禦的作用,趕快回到中間上來才能看到四周,貨的塔與防禦的塔變成一個透天厝,也是很有趣的空間轉變。

 

「散步筆記」對於我自己的思考、整理跟想故事非常有用,而且強迫我離開事務所的環境出去觀察,我認為我自己想事情太過建築師事務所的觀念,很重視提案與做法,這種方式讓我很困擾。

 

【台北1/2】

台北1/2是我第一本出版的書,也曾辦過展覽,內容是討論若中華商場沒有被拆掉、建成圓環還在的時候,那台北的生活會變成如何。像是Rem Koolhaas出了一本Delirious New York。他還沒成名前,把在紐約看到的東西出成書,讓我發現原來城市觀察也可以是一個主題。

 

如果中華商場沒有被拆掉,都市應該還會有很多往左右八方蓋的狀況,另外我給建成圓環賦予新的機能,因為台北市房租貴,夜市感覺慢慢被消滅,於是我感覺建成圓環應該比較會發展成一個都市廚房,可以與其他的店家合作一起烹飪阿甚麼的。漫畫裡這個機能就存在在建築大叔跟中華路的工地上,中華商場沒有被拆除,新的建設在商場的上方穿越,有一種網絡中的網絡的感覺。廚房裡有半成品的禮盒,也是跟城市中的烹飪教室合作,若在廚房都有人備菜與洗碗,廚師只需要享受做菜的過程,這樣的話應該會很吸引都市人。有這樣的禮盒,有可以拿來廚房做菜。吃完飯後再回去事務所加班,然後回事務所後還有很多人也都在事務所加班...

 

【不用工作的城市】

第二本書是從我剛開始去建築事務所上班就有的感覺。因為我的辦公室在東區,在誠品的樓上,於是經常讓我感覺好像很多人過得很愉快,為什麼我每天都在加班?所以這本書就參考了很多我以前看過的電影,例如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電影裡面有些場景是在不斷地轉螺絲釘,很多詼諧的場景、老闆拿吃東西的機器人控制員工吃東西只能吃三分半鐘,最後就瘋掉了...卓別林提到說他有一個夢想,希望跟喜歡的人過著不錯的生活、買個房子、一起吃早餐...其實整個故事還蠻悲傷的。我在設定這本漫畫時,思考有什麼人比建築產業更悲慘,於是我想到房仲業者。以前我租屋的地方,隔壁鄰居就是一個房仲,他每天下班都是半夜兩點,我每天下班大概十二點多,他們還比我更晚,好可憐,而且又聽說一般來說房仲其實賺不多,經常沒有房子可以賣。女主角設定是KTV裡面的服務生,我希望故事是畸形的,因為大家彷彿都生活在畸型的城市裡面,我故意把KTV畫得好像現代美術館一樣,其實也是在諷刺我們自己去美術館為了逃離現在的環境,然後有錢人的生活環境就是很巨大、很空曠都沒有人。

 

在設定「工作的城市」裡面,我參考Playtime的電影,新巴黎的工作環境,這個導演把所有的場景都設定好了,把人丟進去演故事,重點是裡面的場景。這裡可以看出來我真的很喜歡場景! 另一個場景是在一個路上的圓環,取車的時候每台車的玻璃都可以看見巴黎。然後取車後,車子圍繞著電影裡的圓環一直轉,沒有人離開也沒有人進來,是一個很荒謬的鏡頭。所以我在漫畫裡畫了很多通勤的場景,其實大家的環境都是很相像的。

 

這個城市是不鼓勵散步,因為台北橋走起來只有十分鐘但是都沒有人散步。比方旅行團去雪梨都會走雪梨大橋、去舊金山都走金門大橋。但帶旅行團來走台北橋大家都覺得危險,因為機車一直從旁邊經過。

 

另外一部影響我很深的電影是大都會。在上面是很富人的環境,其實地底下住了很多的工人,在服務整個城市,每個工人都是在做類似的事情,去服務上面的有錢人,當時我在26-27歲時,我強烈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三份工作,為什麼我覺得好累、做好多事的感覺。

 

這是我畫的另一部漫畫的一些片段,在討論我們的城市都更之後幾乎所有房子都長的一樣,只是皮不太一樣,大家只用一層皮來界定內外的關係,場景就是每個人都在往蓋房子的地方看。以前聚落的形式有很厚的皮層,可能是騎樓、露臺或陽台、植栽,才會到房子,人與人之間不會那麼隔絕,一刀切開,我們是可以把門打開。但是這可能也和年紀有關。像我岳父岳母帶孩子在家裡是不關門的,即使住在台北大馬路旁邊的一樓,但是因為以前住南部的經驗,讓他們覺得這樣是沒有關係的,但我一直覺得很害怕。我也很喜歡街屋裡的樓梯。下面是商業的空間,上面是居住的空間。一個樓梯就可以連接,感覺比較親近。

 

我三年前X-Site做了一個提案,在講工作與生活沒有被斷開的年代,我很嚮往街屋、聚落的生活形式。提案以城市紡織合作社為主題,每個人都在這裡編布,大家可以在這裡學習編布的知識、看影片,來這裡聊天,類似紡織工廠,是一個很緩慢的生產過程,但大家是合作編布的。

 

【歸隱田園】

不用工作的城市故事男女主角最後逃離台北市,去了一個扁平的城市,但是大家排擠他,最後回到現實的環境。當時我不斷在思考歸隱田園是否到了一個年紀就會發生?老了之後就會希望到一個自然的環境、蓋自己的房子,但是年輕人通常會希望逃離自然的環境去到比較刺激的環境,於是三代同堂感覺很困難,因為年輕人與老人的心態上是有衝突是對立的。

 

另一個男女主角在城市地下要跨進「不用工作的城市」前的場景,這裡明示很多貨物是從城市外面運輸進去,裡面都是有錢人的會所或者設定好的東西,我畫這的時候是很悲憤的,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做了兩份工作,這樣才會有人不用工作。

 

在很扁平的城市裡,大家要自己生產電力、交通工具要自己踩等,但這其實是個假象,這樣做不可能因此達到生活要求的水準。不過很多人寧願活在假象中,希望脫離痛苦的境界,但不願意看到痛苦的樣子。

 

【社會】

最後我放Bruegel的畫,他是個寫實的畫家,但是又畫了很多這樣子荒謬的場景。有張畫是他畫了一張兒童遊戲時間,解釋裡面說孩子有幾十種遊戲的方式,但仔細看裡面有很多霸凌的狀況。我在想「不用工作的城市」的時候,常常我都會想到底社會是什麼、城市是什麼?會不斷否定自己,但其實只要家裡多了一兩個人,就會形成一個小社會,變成有人互相霸凌、互相欺負,會不會因為年紀或者金錢等原因造成這些狀況。

大概就是這樣了,謝謝大家。

聯絡艾波:x.appleunion@gmail.com
艾波臉書:Archi People 艾波學院 

艾波地址:台中南屯區益豐路四段 9 號 3F

  • Grey Facebook Icon
  • Grey YouTube Icon
  • Grey Instagram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