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7/09/19|趙柏聿-建築工作者兼民宿管家 

 

The Images of chaos

  • 講者 | 趙柏聿-建築工作者兼民宿管家

  • 時間 | 2017/09/19(二)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 《夏|生之欲》

生是不斷移動與變化的體驗。夏季我們邀請了三個在世界不同地域駐足停留過的朋友,分享他們移動中看待世界的視角、以及他們如何以創作來回應對生命與人類社會的思考。

----------------------------------------------

鄉村不該被視為都市發展擴張的前身,兩者應該能互惠共生,交流彌補彼此不足。2016年「長短樹鄉村研究所」基於上述理念成立,以生活住宿、鄉村紀錄、空間設計三個面向實踐。鄉村研究所的成立並非偶然,是一連串對自身家族、成長經驗、生活脈絡與建築追求的探索與反芻。講座中將透過影像談論數個對我影響深刻的對象,建構自身參照譜系,於非日常與日常性之間探索魔幻寫實的日常性。

__________________【關於講者】__________________

[趙柏聿]

建築工作者兼民宿管家。嗜電影、攝影,業餘紀錄片拍攝。出生成長於城市,而立之年於台南後壁區長短樹村整修祖父的老透天厝成立「長短樹鄉村研究所」,持續將生活與鄉村觀察緊密的結合來理解「建築」,成為空間創作的能量。

筆記分享

#20170919TheImagesofChaos趙柏聿講座筆記

 

筆記前艾波特別註記:

這次的筆記,相較下可能是較難閱讀的,一來是講者趙柏聿建築師安排簡報的方向,就像是一部電影多條敘事線重複交疊,互為佐證又可各自抽離獨立的狀態。在沒有畫面相佐的情況下,為了盡最大的能力讓讀筆記的朋友可以理解,艾波在不變動簡報安排順序的前提,盡量在每個分段前分類。於是這邊文章您可以順著讀,也可以挑著分類來讀。

 

祝您閱讀愉快。

喔,當然,所以還是鼓勵大家來現場,才能享受每個講者帶來的美妙啊~~~

 

◆ ◇ ◆ ◇ ◆ ◇

------ 2017-09-19 《The Images of Chaos》趙柏聿// 講座筆記------

透過這個題目,趙柏聿大概把這幾年的想法整理起來,開始之前,想和大家分享《The Images of Architects》這本書。作者Valerio Olgiati找來了44位建築師,邀請每一位繳交自己喜歡的影像、關注的主題、共同談論一件事情,例如其中一頁是一直在關注KIAT工法的石上純也。他以很多不同係數構成一個結構、形成一個以結構導向的空間,透過結構的弱點以及在他的影像裡面放了星座,表示其實所有的星座是各個星星的引力所形成的平衡狀態。

 

我面對的世代是資訊藉由影像的方式來表達的世代,我們不一定需要產生新的資訊,但是要會去選取資訊。

 

今天的分享分享包含兩大部分:一個是建築有關的事情、一個是跟電影、影像、音樂、小說有關的事情,兩者重疊的地方就是長短樹鄉村研究所。

 

◆ ◇ ◆ ◇ ◆ ◇

#家族

長短樹是台南市後壁區的古地名,以前「頂長里」分成「頂長短樹」跟「下長短樹」,後來台南市升級,這個地名也就不在了。以前這裡是漢人的聚落,當初漢人來台灣開墾的時候,看到樹高高低低的因而取名,我阿公和爸爸過去都住在長短樹,所以我過年過節都會回去。

 

長短樹的老家是獨棟的透天住宅,地坪約100坪,老房子屋齡大約60-70年,40年前在舊房子前面蓋了新的一棟透天。以前過年會在客廳打麻將,奶奶生病後會在一樓房間睡覺,車子在爸爸老了以後少開車所以一直停在倉庫。阿嬤以前是藥師畢業,到鄉下做簡單的看病、打針等工作。阿嬤4-5年前過世、阿公也有點失智,於是我爸就把阿公帶去台北照顧,離開前跟阿公說要到台北去玩,阿公很開心可以到台北去玩,後來也就沒再回過台南,一直住到現在。房子因此空了三年,阿嬤過世一年後子孫都回來,我開始思索起房子該如何繼續使用,於是我花了一些時間測繪、整理家裡的東西。

 

我阿公每天都會出去散步,他一直想找回家的路,於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要讓他覺得這裡(台北)是台南的家。但是失智分很多個時期,很難預測現在他是到哪個時期了。

 

◆ ◇ ◆ ◇ ◆ ◇

#影像

我很喜歡的一位導演-侯孝賢,他早期有部電影「童年往事」,他是廣東線梅縣人,他的父親和奶奶都是從廣東省跟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於是這部電影是用他的故事來改編。他的奶奶每天都要出去找回到廣東省梅縣的路,整部故事用很平淡的方式來訴說原本不屬於他的地方,但是他最後必須要留在他鄉,最後侯孝賢因為考上高中、姊姊要照顧家裡沒辦法念書、奶奶過世、爸爸身體不好。侯孝賢用自己的故事改編成電影,卻讓我覺得一部分跟我家族的故事非常類似。

 

影響侯孝賢很大的一位導演-賈樟柯,他的第一部在國際紅的片子是「小武」,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後,集體意識開始從「我們」變成「我」,這是共產極權下的改變,鄧麗君的歌開始傳到中國,美酒加咖啡的那種資本主義、個人享受的生活方式開始流行,整個中國開始改變。賈樟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拍了小武這部片,因為他在山西省汾陽縣,這個小鎮裡面都是他自己的同學,他在北京電影學院念完回山西之後,發現以前很多同學後來都沒有在念書,有的人畢了業後去當小偷,他去監獄跟同學見面,同學問他說:「人為什麼要活著?」他發現原來作為一個小偷也有如此哲學的思考,於是拍了這部片子。雖然這是小武個人的故事,但是其實是把整個大環境的變動都表現出來,所以有很多鏡頭是主角的特寫、環顧四週的樣子,而四周的路上一直在拆、一直在更新、在蓋現代化設施的狀態。電影描述了小武的友情、親情、愛情與他和社會的關係四個面向來分析,一個人在面對中國大環境現代化、資本化的改變之時,人在其中的處境。

 

◆ ◇ ◆ ◇ ◆ ◇

#家族

書櫃裡面有伯公70歲的時候寫的一本回憶錄,透過閱讀這本書,我理解趙家過去的歷史。我阿公喜歡攝影,留下了很多過去的旅遊照片。阿嬤得病之後,經常時間都躺在一樓的房間,我做了高架地板把木格屏的痕跡留下。

 

◆ ◇ ◆ ◇ ◆ ◇

#影像

後來侯孝賢1983年拍了「風櫃來的人」,這是一群不良少年在台灣經濟起飛之時,從澎湖來高雄工作,也因為大量的建設、泡沫經濟,很多建築施工到一半建商就倒了而變成危樓,這部電影描述這些工人來到高雄加工出口區工作、談戀愛的故事,侯孝賢的電影就是單純地述說一個當時環境的氣氛。其中一幕是男女主角想看一部春風電影,但到樓上之後發現這棟大樓根本是危樓,沒有電影播放,唯有一個沒有牆的框景,眺望整個大高雄的風景。

 

是枝裕和是受到侯孝賢影響很大的導演,他爸爸是官紳,祖父母在日本因為同姓關係決定來台灣結婚,生下了是枝裕和的爸爸,直到戰後才回日本。是枝裕和看了侯孝賢的「童年往事」,終於知道了爸爸小時候的樣子,找到了他久違的感動,也追隨了侯孝賢,拍了一連串的電影。我很喜歡是枝裕和拍的「橫山家之味」,故事從一個家庭在某個節日聚在一起,讓我感覺和我的家庭很相似。另一部類似的電影是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這部電影是一部想念兒女的爸媽,到了東京後感到親情的疏離,訴說東京快速發展,都市化之後人際關係的改變。

 

◆ ◇ ◆ ◇ ◆ ◇

#家族

2015年我回到長短樹,決心改造房子,我看到的施工中的點滴都會拍照下來。

 

◆ ◇ ◆ ◇ ◆ ◇

#影像

賈樟柯很多電影的手法也受了侯孝賢的影響。賈樟柯電影裡不少音樂是林強唱的,有一群人對林強的印象停留在「向前走」這首歌;另一群人的印象停留在「千禧曼波」。林強後來開始玩電子音樂,現在幫趙德胤導演配樂,林強的電子音樂讓我感覺很多取樣堆疊後,和日常很相似,都是感覺平淡,但是會慢慢堆疊出新的東西,和生活很貼近。

 

林強曾送我一張專輯「若水」。這張專輯沒有在台灣發行,賈樟柯和是枝裕和都是侯孝賢的粉絲,1999年東京電影節時,他們在東京碰面,2015年再度相逢。2015年坎城影展,他們終於合體,坎城影展之時我寫了篇文章,透過他們三人看待三個國家地方的文化。我有個朋友剛好是賈樟柯的導演助理,把我那篇文章給賈樟柯看,作為一個粉絲是很榮幸的。2015年釜山影展時,因緣際會之下,賈樟柯邀請我去和他們吃飯,他的姪女念AA建築聯盟學院,他分享曾經想過要拍部片,劇情關於一位都市規劃師,面臨中國大環境的變動,還有書記如何刁難都市規劃師的故事。

 

原本阿嬤的房間我改建成開放的高架木地板,二樓房間改成民宿,Mies van der Room 和Room Koolhaas兩個房間。Mies van der Room當然是表示東西越少越好。阿嬤房間的木頭亭上的檯子我改裝成藥罐盒,作為展示用途,以前都是把菜尾放在裡面,到現在彷彿還有菜的味道。故事回到這棟房子還沒蓋之前,寫回憶錄的伯公騎著摩托車要來找我阿公。

 

◆ ◇ ◆ ◇ ◆ ◇

#建築

#Leo’s Hostel

Leo是我一個朋友,我去印度之前,有跟他詢問一些印度的問題。他是一個特別的人,去了全世界繞一圈後,回花蓮觀光局當公務員,夢想是在花蓮開民宿,寫關於住宿有關的軟體,讓民宿數位化。但有一次在花東騎車不幸車禍過世了。過世之後Leo的幾個好朋友聚起來希望幫他完成遺願,設計一間民宿,我決定加入他們,於是我們去找了他女朋友、姐姐和媽媽,聊聊他想像中民宿的樣子,我把他們的空間需求寫下來,經過幾個月後設計完成,基地在花蓮海邊,有一棵樹圍繞庭院,人不多,他和女朋友會使用這個空間,天氣好時會到外面高架木地板,而屋子上面有個大屋頂蓋可以遮擋陽光。為了紀念Leo,大家也決定要做個模型,在Leo過世一年後要燒給他。我當時做的事情是透過大家集體的記憶、和Leo有關的事情,透過我的方式展現成建築,最後是模型,燒掉可能變成灰。

 

◆ ◇ ◆ ◇ ◆ ◇

#影像

這讓我想到賈樟柯過去拍攝過和童年有關的主題-故鄉三部曲,以及「二十四城記」這部片。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國營企業開始民營化,很多國營企業下崗形成失業潮。有一間做飛機引擎的公司,後來賣掉土地變成做房地產,蓋了一棟叫做「二十四城」的新建案。賈樟柯透過紀錄片的方式從1950年、1970年、2008年分別採訪了這三個時間點的勞工,在集體的工廠大家做一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故事。

 

這部片有意思的地方是,整部片分成九段故事,其中四段採訪三個時間點真實存在的人在講故事,帶著觀眾到現場來展示當時做的事情,另外有五段故事是虛構的,賈樟柯用演員的方式演出採訪的內容。電影介於真實和紀錄之間找到一個敘事的方式。拍這部片之前做了田野調查後,也出了一本書「關於集體記憶的故事-中國工人訪談錄」。

---

我很喜歡吳明益的作品「天橋上的魔術師」,背景是中華商場在1992年被拆除,當時國民政府來台之時,所有的軍眷或商業活動,在中華路形成的集體住宅群,後來因為一些問題,讓這個地方變的邊緣破敗。他透過10多篇短篇小說,共構出大家記憶中的中華商場,談論關於這個時代被拆掉的房子,所有東西都還留在大家腦袋中,有點魔幻寫實的故事。

 

◆ ◇ ◆ ◇ ◆ ◇

#建築

#Leo’s Hostel

Leo的民宿設計完成了,有個大屋頂和幾個量體構成,Leo喜歡衝浪所以民宿靠近海邊,中庭有棵樹。後來那群好朋友根本沒有時間做模型,Leo的姐姐在紙廠上班,剛好正逢紙廠要轉型開始做模型,於是他姐姐直接把圖拿去公司做出模型來了。但是因為她沒有跟我說,我也沒有去監造(模型),於是做出來的模型顏色、樓層高度和原先設計的不一樣,但我覺得沒關係。

 

◆ ◇ ◆ ◇ ◆ ◇

#旅程ThePlacesofChaos

【The Places of Chaos】

再來是我分享關於我去的一些比較混亂、體驗宗教與環境有關的地方與事情:

2013年我參與龔書章與簡志明團隊一起到尼泊爾幫忙蓋醫療站,這個地方在喬哥地(Jugedi),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大約5小時車程,但有時因為道路塞車或發生事故而需要10小時的車程。需要醫療的是這個聚落往喜馬拉雅山脈的聚落,作為山腳下的醫療站據點,由台灣聯新基金會資助、龔書章老師進行設計、我們來幫忙執行計畫。

 

加德滿都彷彿停留在台灣的50年代,有點超現實,伊東豐雄曾形容加德滿都「所有人和動物、牲畜、汽車都在街上,看似要撞在一起,但又巧妙閃過,能和諧相處,加德滿都就是個流動的空間」。我到了現場真的也有特別感到人與家禽關係的密切感,但我們是在距離五小時的鄉下-喬哥地工作。

 

在當地一個男護士,需要做局部醫生角色,做外傷處理或蛀牙問題,龔書章老師、壢新醫院許副院長及當地大老、社區發展協會的人湊在一起,討論醫療站細節。台灣年輕人十多位一起在現場,輔導當地民眾學會基本建築技能後可以自己做,原本他們對電動機具和器材掌握度極低,後來就逐漸熟悉。我們另外指派一位民工做器材管理,他後來做得很好。

 

在過程中我們和當地的社區發展協會互動,護士兼當翻譯,計算鋼筋長度和數量、磚的材料採買數量,我們的計畫是一年的時間,把基本電動機具器材及制度先建立起來,後來壢新醫院另聘了一個台灣的監造在現場,他本身也是半個尼泊爾人,在加德滿都有房子,當初我們離開時醫療站只蓋到一半,後來是由他全權負責處理完畢的。

 

◆ ◇ ◆ ◇ ◆ ◇

#影像

賈樟柯在拍完24城記之後,又拍了一部「三峽好人」,主角是一位畫家-劉小東,他是專門畫邊緣的勞動者,在拍片過程中,他發覺三峽實在太迷人,於是這部片有兩個角色,女生被賣到這裡,另外是一個女主角外遇找老公的故事。

這部片完全是都市空間被拆除、被毀壞的狀態,永遠都會有政府人員在牆壁上畫紅線,標記水災的高度,於是居民必須盡快搬離,否則可能隨時會被淹掉,整個城市處於不斷在移動、改變的狀態。如果這樣的樣貌沒有用電影記錄下來,就可能永遠都不見了。

 

賈樟柯在拍片之時,也同時拍劉小東在畫畫,劉小東是中國當代畫家,用很傳統的繪畫技術(油畫)現場寫生的方式創作,他畫了三峽移工的肖像、泰國湄公河邊緣的娼妓,最後共構成「東」紀錄片。前幾年在誠品有展覽他的作品,後來他跑去中國的鄂爾多斯,在經濟快速發展下形成的一個空城,號稱在街上打掃的人比住的人還多的一個城市,他去畫了一些畫,兩人的概念相似。

 

◆ ◇ ◆ ◇ ◆ ◇

#旅程

印度的瓦拉那西(恆河河畔的都市)跟中國快速變動混雜的屬性很像。在這條河上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有兩個火葬場在這條河的沿岸,所以可以看到過世的人在河岸火葬、推進聖河,對印度教的信徒而言,人一生就是要到這條河朝聖,在這條河畔有各種事情發生,包含洗衣服、洗菜等,沿著河岸有幾百組祭壇,跟印度教、回教、佛教有關的統治時期有關。

 

我在這個城市遇到瑞士籍的女性Alice Boner,印度的博物館替她辦了一個展覽,因為對印度人而言她非常重要,她用西方的邏輯研究了很多印度的古畫,她畫了一些規線,去理解印度人的肢體與雕塑作品。

 

印度泰姬瑪哈陵,外面十分混雜,但進到裡面一切都非常有秩序,Valerio Olgiati曾說「泰姬瑪哈陵是天啟,是神才有辦法造出來的建築」。一位畫家Anonymous畫了一張泰姬瑪哈陵的平面圖,穆斯林帝國的統治,對於他們幾何線條放射狀的屋頂、牆壁上的圖騰全部都是大理石鑲嵌進去的,以當時的技術非常不可思議。

 

距離泰姬瑪哈陵兩小時車程Fatehpur Sikri的地方,是最早蒙兀兒帝國的中心,有一棟紅色的建築物,也是非常驚為天人,是一組一組一直延伸的建築構成,讓我很驚奇的地方是每個窗戶的窗花都是純手工刻製的。MIT Libraries有一個計畫,把Fatehpur Sikri所有的平面與雕飾透過西方幾合、理性的方式重新去理解構成。另外一位西方人Le Corbusier(勒˙柯比意)到印度做了一個都市規劃,1950-1965年做了一個汽車時代的案子,她的每個空間都是用汽車做連結,綠帶去串聯,距離車站20分鐘。這個區域的住宅都是柯比意設計的,包含公共機構與商場都是,正逢柯比意從現代主義轉變為地域的色彩。我對於The Tower of the Shadows跟光與陰影有關的盒子很有興趣,即使柯比意做了很universal的東西,但他是在實驗光影盒子,跟地域色彩有關的實驗。

 

去到印度,很難不感受到關於佛教的事情,有一位僧侶每天都會繞佛塔誦經;藏傳佛教在祭典之前會花很多時間與人力用沙子排成唐卡的圖案,祭典結束之後就全部撒掉。在鹿野苑會有很多人用金箔去貼柱子祈福;在尼泊爾他們會用手抹蠟塗神像祈福;在菩提迦耶(佛陀成道的地方)會有人每天做十萬次的禮拜與誦經,當時我就浮現一個想法:「他們每天花時間做這些事情,那我呢?」在佛陀悟道的菩提樹下,很多人來撿葉子(但都被撿光了),我看見一位南傳佛教的僧侶為了追求佛道來到這裡也希望撿片葉子,而旁邊有人在賣葉子。

 

後來我到日本時探了小津的墓,他往生也非常低調,墓碑上寫的名字寫得非常小,很多電影人會買清酒放在旁邊,我也不落俗套地跟大家一樣撒了一點水,完成這項儀式。

 

◆ ◇ ◆ ◇ ◆ ◇

#菁寮與教堂

#菁寮堂區三角一體計畫

我的聚落是長短樹,在後壁有五個小教堂,在台灣算是密度很高的地方,最有名的是菁寮教堂,韋神父管理三個教堂,他們希望平安村與白沙屯教堂能夠重新定位、設計這幾個荒廢的教堂,他們有不同的使命。

 

我的夥伴設計了一個三角一體的LOGO,象徵三個教堂共構一體的形象,所以接下來這三個教堂不會單獨出現,會用三角一體的概念讓大家知道,大家也可以去參觀三角一體的朝聖之旅,有興趣都可以去,不限教徒都能參加。

 

「菁寮教堂」是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ohm)在1960年設計,後來得了普立茲克獎之後聲名大噪,台灣有很多老師與學者後來把這間教堂列為台灣重要資產,是戰後國外建築師在台灣的作品。菁寮教堂的平面很單純,一個三角尖塔在田野間,在當時房子都不高的環境中是非常顯眼的,我爸曾戲稱說像是外星人的基地,常常從我阿公家沿著水溝走到尖塔再走回來,教堂在當時的鄉村造成一種鮮明的形象。除了尖塔之外,周圍是住宿與服務空間,用廊道串聯,是很單純的設計,但現在多了很多鐵皮違建的附加物,原本的木構還被改成RC建築。

 

直到現在,菁寮教堂的現代主義美學我都感覺還是很喜歡,Bohm的兒子接下來要接改造教堂的任務,台灣負責是林友寒建築師跟清水工坊,讓這個教堂依照Bohm的設計讓建築回到原來的樣子,所以有些RC的部分要改回木構。

 

「平安村教堂」是菁寮教堂的前身,1958年由瑞士籍Karl Freuler建築師兼神父所設計,他同時也在台灣跟日本都設計過教堂。現況是一棟L型房子,2000年廢棄,我們重新修復,改善屋頂漏水與下沉的問題,修復它是因為1958年信徒都是在這裡做彌撒,於是對神父而言這裏是很重要的信仰核心,旁邊有新的機能是住宿、餐廳、社區教室等,提供給附近國中小使用,現在修復工程已經開始進行。

 

平安村教堂在修復之前,屋頂是日式洋小屋結構,側邊是瑞士精準的水平系統。祭衣室、告解室與彌撒空間交織在一起的屋頂,原本有天花板蓋起來,我們覺得屋頂很漂亮於是讓他展露出來。

 

◆ ◇ ◆ ◇ ◆ ◇

#建築的思考與哲學

我因為喜歡上Olgiati,所以發現筱原一男的設計讓我著迷,「谷川之家」是筱原一男1974年的作品,在這個時期他特意表現結構之美,但是他不把這樣的結構延伸到屋面,是取結構的片段,谷川之家特別之處在於,地板幾乎都是傾斜的泥土地,這是在輕井澤一個度假的小屋,大部分的空間介於室內與室外。在這樣的條件下創造結構的強度與抽象的美學。

 

我在台灣花了很多時間去理解筱原一男在當時的想法,以及Olgiati如何與他對話,今年我去了日本,筱原一男用第三樣式表現結構感,找到筱原一男的作品「上原之家」,剛好屋主的兒子看到我們,招待我們進去參觀,問我如何找到這裡,我說我是用網路上的空照圖一一比對才找到,屋主的兒子感到不可置信。「上原之家」設計於1976年東京開始進入很都市化混雜的背景,原本筱原一男的作品都是小的木構造住宅,後來他開始透過幾何形體來表達人在都市裏面的衝突感,所以有強烈幾何的形象,客廳空間有一個諾大的柱子從樓下貫穿上來,把二樓的空間區隔開來,但是他讓柱子除了支撐之用,還可以作為傢俱或者成為空間的一部分。

 

劉國滄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老師一直在找尋如何從舊的痕跡、和大家記憶有關的東西出發,轉化成創作的能量,有名的作品包含台南藍晒圖、殘片燼墨山水(木頭門板用鐵絲纏起來燒掉,後來只剩下鐵絲來拚成家的樣子)。後來我做教堂的時候也順道辦了一個展覽,希望讓人家看到這荒廢很久的工地過去的樣貌、現在的施工、未來的樣子,我把這些影像整理成版面開放給大家看,讓觀眾可以看到這個地方分別是如何被復舊的。展覽中動畫師陳仕欣也做了一部動畫「平安村」,用老照片做成分鏡的紀錄影片。工地展覽結束之後再繼續施工,後來到最近又再展覽了一次,這次牆面都粉刷好了,同樣的展覽再放上去,讓大家知道工地隨著時間的改變,有些東西還在、有些東西已經更新了。

 

◆ ◇ ◆ ◇ ◆ ◇

#菁寮與教堂

我們做了一個新的平安天主堂十字架放在屋頂,可以隨著人靠近教堂有不同的變化。教堂除了復舊之外,我們做了符合現代使用的設備,在建築外一個皮層,有紗窗防蚊,需要開空調就關窗戶。不能裝紗窗的旋轉窗就在內層做櫃子,遇到窗戶就做折紗,遇到牆就做櫃子放聖經。

 

未來會有個新的計畫,彌撒是主要的主題空間,迴廊繞著平安村教堂,廊道是用磚牆,會透出光線,到頂樓會看到菁寮教堂,往西可以看到白沙屯教堂,所以三角一體的計劃就會看的更清楚。平安村教堂未來空間主要用於社區聚會使用。

 

「白沙屯教堂」是楊嘉慶建築師於1964年設計,後來我們進場修復,屋頂漏水很嚴重,未來這個空間作為展覽使用,有哲學咖啡館,可以在這裡看展覽討論哲學話題。

 

◆ ◇ ◆ ◇ ◆ ◇

#建築

#HouseInKuskus

我在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有個案子,東邊可以看到八瑤灣,這個地方過去決定了台灣大多數人的命運(牡丹社事件)。在做高士的案子時,希望達到「在森林裡面,有個RC做的、會隨時間改變建築狀態」的境地。於是我同時研究了排灣族的家屋,排灣族的睡覺空間很接近公共區域,餐廳與客廳比較靠內,於是我理解了非對稱的沉重牆系統、有天光的LDK是連在一起的,我把這些意義對照進入設計之中。最後完成的設計面東轉了5度,反應在挑空的牆。我把廚房外的空間設計成半戶外空間,在樓梯有挖空引進天光、半戶外廊道天花也挖了一個洞讓雨水可以落下來。

 

◆ ◇ ◆ ◇ ◆ ◇

#建築的思考與哲學

Olgiati讓我著迷的原因是,他覺得「建築師不須出手,設計自然浮現」他在找尋一種設計手段,只要一出手,那個東西就是一件事情,One Thing就完成了。例如地界是歪斜的,跟著建築物就也是歪斜的,室內外的比例依照業主的預算而定。另外一個Olgiati的案例是他先規劃好平面配置,然後依照土地形狀是六角形,他就把平面壓縮旋轉成六角形,這就是一件事情就完成了。他認為每個住宅都是獨立的理論。

 

筱原一男的第二樣式時期,在住宅中間做了一個沒有任何機能的空間,只有光與大挑空,讓大家去感受空間與住宅,所有人經過住宅都會經過這個空間,於是這個空間把建築裂結與串聯,這種矛盾的感覺。

 

◆ ◇ ◆ ◇ ◆ ◇

#影像

#鄉村研究MasterpieceinRuralArea

長短樹鄉村研究所除了做設計之外,還會做很多鄉村的紀錄,鄉村地方有很多超現實的東西,也和我喜歡畢贛(中國新銳導演)有關係,他在2015年拍了「路邊野餐」裡面有個長鏡頭30分鐘都不斷鏡,彷彿身歷其境非常魔幻寫實,這部電影在談金剛經過去現在未來都在同一個場所產生,會有點混亂但同時又覺得自己在裡面。中國面對長距離的移動,輕型的交通載具很發達,電影裡經常使用摩托車代步。

 

侯孝賢1996年代拍了「南國再見」,描述台灣經濟起飛、泡沫經濟時刻,當時台灣中南部的狀態。

 

張作驥2002年的「美麗時光」,電影的最後一幕男女主角被追殺,後來跳到水裡面游泳,好像得到了自由與解放。張作驥拍了很多寫實卻又魔幻的效果,我覺得這樣的情況跟我在鄉村看到的有點相似。

 

陳芯宜是台灣的新銳導演,2007年拍了「流浪神狗人」,裡面敘述了狗與人與神如何在故事中交織在一起,有趣的是裡面有個角色開了一台車,在台灣各地找尋蒐集被丟棄的神,在台灣原住民部落或者偏鄉,描述了台灣的社會面臨富裕之後心靈的空虛、不懂得珍惜生物丟棄他們的故事。

 

張作驥1996年的「忠仔」是最早的一部長片,裡面用很多紀錄的方式把八家將文化記錄下來。因為拍了這部片得獎之後才繼續拍了很多片。這兩部片都是在講台灣的道教文化,我在鄉村常會看到香爐的露天大拍賣、或者用平面方式做的廟、用鑄鐵鋼構做的廟、或者用RC蓋到一半複合型的廟宇。

 

◆ ◇ ◆ ◇ ◆ ◇

#鄉村研究TypologyofSingleHousesinRuralArea

我在鄉村研究所做了一個跟台灣透天住宅有關的研究。在台灣鄉村常看到已經布滿台灣鄉村的住宅,我很好奇他們是用甚麼方式在執行,今年暑假我們建立一個觀看的系統,討論如何觀看這個房子。

 

例如在2010年看到一塊地,2012年這塊地變成一塊建築基地,到了2013年,建築物面寬蓋好。基地比較深,蓋了兩戶透天住宅,當初我十分不解同一塊地為何要分兩棟蓋,我認為可能跟土地分割或轉手分產有關,鄉村大多數的樣貌都是如此而形成。

 

我家也是其中一個透天住宅案例,舊房子可能是木構造或竹夾泥牆,旁邊會蓋一棟透天住宅,1970-80年代開始有這樣子的樣貌出現在鄉村。在新舊房子之間出現一個溝,我到現在還不太會處理這個空間。

 

今年春天我和成大建築魏子鈞老師合辦一個工作坊,他的主題是與氣候有關的因子,鄉下人氣候的反應比較直接,於是魏子鈞老師把學生帶來,做了一些田野調查,五塊基地不同的地景,把我的透天厝放到基地上用氣候的觀念去改造。

 

◆ ◇ ◆ ◇ ◆ ◇

#建築的思考與哲學

筱原一男在第一樣式時期房子都是方形的切面,都會有一根柱子固定在中間,內部空間用日本式的尺寸分割,透過分割、柱子、牆、鋼構家屋系統去改變,可以看的出來柱子在家中間或側邊,廁所空間的位置都是比例考量。

 

「傘之家」是研究傳統家屋的傘庭結構,一般傘的結構正中間會有柱子,但是傘之家有傘狀結構,但是柱子是偏位,跟次要系統與外面牆的系統去組合,所以屋頂是自己獨立站在兩側牆的框架上。筱原一男因為熟知傳統日式住宅的構造原理,轉變大家對於結構的認知。

 

「白之家」是筱原一男從第一樣式轉變為第二樣式的關鍵作品,柱子在中間,有傳統的屋架系統,做完之後用平頂天花封起來,所以人進到裡面看不到漂亮的屋架系統,他說:「這個東西(屋架系統)與空間無關,而是跟時間有關,如果我進到裡面看到優美的結構,那只是那一瞬間的事情,當封起來只看到片段。在看到結構的一瞬間,時間就被解放了,就開始與現代性、與柯比意的現代主義有所不同。」原來上面有很漂亮的結構但是被擋住了,內心會思考:為什麼我不能看到?為什麼我不需要看到?這是從傳統家屋轉變到日本小住宅下一步的起點。

筱原一男的學生坂本一成「散田之家」的案子,學習在空間中做一根柱子,對木材上漆,讓木材質感重心化,當時的建築是非常封閉的。「水無瀨之町家」是坂本一成1970的作品,他喜歡把材料做改變,例如混凝土外牆漆成銀漆,他的建築哲學觀是「即物性」,把物質回到物質本身,人再去跟物質對話而重新產生的感覺。筱原一男跟坂本一成都把柱子或外牆上漆,雖然還讀的到是混凝土的質感,但是已經不是混凝土的色澤與樣貌,讓物去除社會性開始中性化,讓人可以重新思考空間與物與人的關係。

 

坂本一成1978年「今宿之家」提出一個家型,從日本傳統家屋形式形成當代小住宅的階段,這個案子的概念是每個開口部分的結構,讓皮層與開口部分和實牆是脫開來的,同時與家型有關。

 

前面幾個家型的案子之後「祖師谷之家」破家型,開始走向開放性。

 

王澍在做象山案子的時候,也是用類型的方式去做,他認為中國的建築哲學觀,包含水墨或組構,都是由局部去組構成全體的概念。在象山二期總體規劃的圖中可看見透過許多不同的局部去組成全體,某些全體是一樣的但有不同的局部。

 

我受到王明蘅老師影響很大,他帶了很多研究生做住宅類型的研究,包含中國、東南沿海與台灣的案例,我學習的時候主要是把物件拆解、重新定義與分類詮釋,做成一個精靈的家。對我當時而言學習到類型學與方法論,我覺得台灣透天住宅很適合用類型學的方法來理解。於是我們將獨棟透天住宅,整理成系統,屋頂面、柱子、窗戶、前陽台的類型、增建的位置與方法,建立了簡單的辨識系統,透過我成長的教育與後來對這些建築師方法的理解,分類了幾個標準平面。我用這樣的方法討論了13棟的元素,能夠把大部分台灣鄉村透天住宅的都涵蓋在內。

 

 

我們在這些案例研究裡面,建立了一個觀看方法,目前希望計畫繼續進行下去,與我們之前在講侯孝賢的作品一樣,這些作品很平實,看似沒有高潮,但其實在和很多人聊天過程中,很多人都是在這些地方長大的,我希望可以出版一個像是目錄集一樣的東西讓大家可以翻閱。

 

◆ ◇ ◆ ◇ ◆ ◇

#建築

#Agri-Agency

我在成立長短樹鄉村研究所之前,在台北和夥伴成立一間引埠設計,是一個小工作室,參加一個國際概念競圖得到首獎,主題是"未來的工作空間",我們思考台灣的鄉村在網路世代下可能發展的未來工作空間,我們討論了台灣糧食的問題,年輕人都市化而離開原鄉,有沒有一種銷售機制跳脫盤商機制,直接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有沒有一種工作是農業經理人,不用自己務農,原本就是在農村長大,替那些不需要或者不會使用網路資訊的生產者,透過網路機制替他們做產品包裝與宅配販售,我們提出未來鄉村結合網路世代的工作模式,改造一個三合院,裡面有包裝與網路工作空間、生活空間、到田中的住宿體驗、實驗性的溫室,這是一個農業經理人在鄉村,不用去都市工作,可以有比較好的收獲,而且讓台灣糧食自給率提升,產生區域農業的機會。

 

◆ ◇ ◆ ◇ ◆ ◇

#我

事情總是會回到這天,當我爸騙我阿公到台北玩玩,我阿公到現在就住到台北的家還沒能回來,而我回到長短樹成立鄉村研究所直到現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