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6|拾光机 RITA
Old House & New Life
-
講者 | 拾光机 RITA
-
時間 | 2017/12/26(二)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秋|老之華》
老是一種必然,時間走過,留下的就是痕跡。痕跡可以抹去,也可以因為珍視歷史與曾經存在的價值,重新找到一種面對未來的態度與方式。《秋|老之華》系列講座將從老人、老城與老屋三個面向出發,討論台灣當下面對人、城市、房屋逐漸老化的過程中,各方面臨的挑戰與採取的因應策略。
------------------------
[Old House & New Life]
一定有甚麼值得被留下來吧!
只是沒有被想起來而已。
撿拾遺忘的光陰;喚醒沉睡的歲月;
抖落時光的塵沙;伸展僵硬的記憶。
解除封印。
Old House & New Life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
看見無限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關於講者】__________________
[RITA]拾光机機長
耽溺於老物件的陳舊感
無可救藥迷戀老房子
老屋擬人化的重症患者
筆記分享
2017-12-26 拾光机 RITA-Old House & New Life
講座筆記分享。
-----------------------------
拾光机的故事是從廢墟開始的。
RITA(以下以第一人稱敘文)對廢墟是有極度迷戀的人,「廢墟」這兩個字,光字面上就會感覺充滿不可知的神祕感與危險的吸引力。在廢墟中我最害怕看到「拆」這個字,因為代表現在拍的照片可能是這個建築物的遺照,在不久後的未來就會不見。
台灣的古蹟有個特殊現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自燃(失火),「台灣古蹟失火事件簿」曾研究,台灣每個月平均都會有古蹟、歷史建築等房子消失,或者在已經斷水斷電的空間中著火,有人說可能是遊民燒火取暖所造成的。
虎尾糖廠我去過三次,每次去都有建物被拆除,到現在很多建物都不在了。我對廢墟有很多想像,靠著現有的空間去想像以前這些空間在做什麼、以前的人在這裡面是什麼樣的生活模式。對我而言,如果一個城市的開發是必然,那開發的程度到怎樣算是夠了?或者何時可以停止?如果城市沒有自己房子的脈絡、老樹的脈絡,看到台中七期與台北信義區,不會讓我們對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因著這個想法,於是促成了拾光机的誕生。
我為拾光机的這個房子取名ANIKI,名字由來是因為這是間日據時代留下的房子,很鐵漢柔情,看似一板一眼,但有很溫柔的性格。
----
【故事的開始】
我看到這個房子的第一眼,是雜草長到屋頂那麼高、有牙周病(廣告)的招牌、輾轉問了好多鄰居,透過很多管道才找到屋主,詢問房東是否可以租賃,他直覺跟我說房子可以拆沒關係,我告知房東我的來意,希望進去看房子,房東才勉為其難帶我進去。
進入房子發現原來這裡過去可能曾租給類似廟宇的單位,屋樑上被燒的燻黑,香火看似非常鼎盛。進到內部發現房間有遊民生活的痕跡,有紙板、酒、衣服等,讓我頓時間覺得好像冒犯到人家住處了,裡面通風與採光非常良好,甚至看得到天空,因為屋頂破洞了。
我請工班來看房子,師傅說修房子不難,但是很複雜,砍掉重練是比較容易又省錢的。師傅要回去估算可能花費的金額,我回家等了一個禮拜,師傅都沒有跟我聯絡,原來師傅以為我放棄了,其實我一直在等消息,於是後來我決定做下去!
【拆除】
雜草清除之後,終於看到房子的外觀比較清楚的輪廓與外觀,看到屋頂現狀真的蠻慘的,上方的瓦片掉下來砸破另一層屋頂,為了安全我們在建物外圍上施工黃條,從外面看起來很像命案現場。整修房子最要緊的是決定哪些地方要留、哪些不留,這對於喜歡廢墟的我而言是非常困難的,於是我先拆除了原本不屬於這房子的部分,包含夾板的隔間等。走道的天花板經過一星期的大雨而塌陷也一併拆除,初步的清除之後,陽光、空氣可以進來,房子終於比較能鬆一口氣的感覺。
拆除的過程發現問題越來越多,水泥是台式建築是為了因應住宅需求往外推而選擇的材料,其他大部分是使用編竹夾泥牆的主體,以灰漿+竹子架構,再混以稻草、麻等,增加黏性。當時整理房子時希望能多下點雨,才能確實地知道還有哪裡有漏水。
【屋頂】
屋子有很多結構上很危險的地方,先用支撐桿來撐住,工班大哥把每一片瓦片翻起來檢查,把能夠用的瓦片統一集中,破損比較大塊但還能用的瓦片,抹灰土上去做舊,不要讓它產生亮亮的痕跡。很多念建築的朋友看到我在做這些事,對我說:「還好我不是懂建築的人,若懂的話這件事根本就不會開始,因為在開始之前就會知道整修這房子有多麻煩。」我覺得整理瓦片好像在整瘠,硬是把歪掉的瓦片都喬回去正確的位置。
【千層派酥脆結構】
當時的窗框幾乎就像千層派一層層漸漸在剝落,輕輕一剝就會破掉,底柱的木頭幾乎完全是空心的,於是我們整根拆下來去找舊的木料來支撐。這間房子的主體90%以上都是舊木-香杉等,在整理的過程,整條自治街都飄散著木頭的味道。
日式房子都是架高的,工班鑽到地板下去修了兩三天,把木頭樁用磚塊墊高防潮,一根根檢查看是否需要換木頭或磚頭。日式的房子通風都非常好,當時我們進來這間房子雖然漏水嚴重,但是並沒有霉味,從前庭到後院房子底部整個是通風的,是間自在呼吸的房子,工班大哥還主動幫我用水泥架高,若雨真的下很大,水也不會進到屋內。
在修建木頭戶外廊道的時候,才組到一半,我跟師傅說覺得太規律有點無聊,於是師傅幫我一條條量尺寸重新裁切,拼接成不規則的像拼圖一樣崁在一起。
這棟房子旁邊的空地很奇怪,參雜著中間一部份是屬於彰化縣政府的土地,於是我的戶外廊道不能建在上面,否則會變成侵占國有土地,於是延著地界蓋了像閃電般的廊道。
當時修建房子的時候,並沒有預設修完之後的營業項目,我認為房子自己應該會慢慢告訴它想做什麼,也許可以是瑜珈教室、茶道館等。
【門窗改造細部工程】
大家看似本來就是房子樣子的門窗,都是我們重新做過的,包含連拉門的滑軌溝槽,原本已經磨到整個圓掉,一拉就會脫軌,我們重新做了洗溝槽,工班師傅認為老房子若搭配一般常用的不鏽鋼條會很難看,於是他們想盡辦法找了銅條(以前古房子都這樣用的)來製作。
老師傅幫我做了一個特別的廁所,以鐵板結合泥作與木頭,隔出一個不是四方形,很有層次感的儲藏室,門板使用原本房子主結構的框來製作。
室內的部分,「櫃台」上方拚了漂亮的竹子天花板,這是工班大哥花了一整天早上去竹山找了"有氣質"的竹子回來用。「屋內的線材」全部藏在天花板上與地板底下,讓空間內部不會看到任何的線材,包含吊扇也一樣。「氣窗」原本無法開關,若天氣冷關了窗戶就無法通風,我們找了銅條自己製作了開關扣件。
工班大哥除了修房子,還要修東西,包含櫥櫃、電線桿等,我從工班大哥身上學到「工作的態度」,例如架高的地板,水泥包起來沒有人看的到,並不需要花時間與力氣做這麼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他們還是花了心力去把每個細節做到最好。
【RITA在做什麼?】
從2013年8月進場修繕,我每天早上8點和工班一起上工,下午5點一起收班,當一個小學徒,一開始先從簡單的事情做,把被燒燻黑黏黏的窗戶洗乾淨,總共用了超過12瓶白博士,洗乾淨後才發現原來原本的窗框是白色的。跟工班大哥學磨水泥、去廢木料場選沒有歪斜可以再利用的木頭、拉釘、刮板等、拔釘子、調油漆,整間房子的油漆都是我親手刷的、訓練自己爬麻梯,鏟土、刨刀、少量快乾與廢木削攪和在一起黏上去後打磨……那一年我給自己的聖誕禮物是一整套的手工具。
【機艙裡的新鮮事】
拾光机營業至今有各種婚紗照或形象照的拍攝、攝影展、老相機機尋寶、C+H服裝一日快閃店、電影或廣告的拍攝、旅行分享會、短片影展、各類的課程與體驗活動、乾燥花藝課、金工課手做戒指、速寫課畫機艙,到現在我們也都很希望大家能夠訴我們希望在機艙裡做什麼,讓空間有更多可能的機會。
拾光机裡最重要的人
機組人員都在做什麼?
平時要整理院子、機長出去外面分享機組人員就當後援會、同事畢業展我們會一起去看、每個月開一次會,而且要到其他咖啡廳去開會、即使已經離職的機組人員也會回來陪我們開會。
大家也很會把握時間玩樂、拍照、吃喝,我們會一起去廢墟閒晃拍照、看展覽、看電影、下班後到公園盪鞦韆吹泡泡,在過程中無論參與拾光机的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拾光机對我而言是…….. 】
我並不是因為很會煮咖啡或做甜點而開咖啡店,而是因為我認為若老房子不拆掉,留下來可以做什麼?它應該有無限的可能,用自己的方式與世界對話,它剩下的價值不一定是一坪多少錢,而是乘載了一個家庭的記憶或某一段歷史。對我而言拾光机可能是我人生中叛逆的極致,因為我從小就是很聽話的小孩,也不做讓爸媽擔心的事,但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我覺得這整件事情如同一場冒險,因為我每天都在做未知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開店是夢想,但我最喜歡的其實是看到房子被留下來、看到房子被修好,我也很高興在這段過程中遇到客人希望找我去看他們家的老房子,我覺得若大家認為我對房子的想像是可以被信賴的,對我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和大家分享我喜歡的一段話】
「如果喜歡花,就去當園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沒有恐懼、沒有比較,也沒有野心,只有愛。」與其說我花了七年時間開一間店,或者完成一個夢想,不如說我只是在七年前選擇了一個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我想在老房子裡面做想做的事情。」這其實和很多人去澳洲打工度假、夫妻辭掉工作環遊世界等是一樣的,我當作我辭掉原本行銷企劃媒體的工作,去爭取一段我喜歡的人生。
很多人會問我拾光机三個字的由來,但拾光机從來就不是店名,而是「手+合」是對房子的態度和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