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8/01/16|姚瑞中 

廢墟的政治地理學

  • 講者 | 姚瑞中

  • 時間 | 2018/01/16(二)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春|病之機》

有人說,台灣生病了。

海邊放著一隻鞋、高山禿了頭、陡坡上有密如繁星的觀光民宿、農地上有工廠、城市或鄉村裡都有蚊子館、兒童的遊戲場裡長著如福壽螺般蔓延的罐頭遊具…這些乍看要不了命,實則可能逐步在大量累積後造成嚴重災害的空間病徵,正遍佈在我們賴以維生的島嶼。

2018年台灣再度進入選舉年,前瞻計劃也如火如荼的展開,此時,或許我們更應該停下來回顧一下周邊,到底都發生了些什麼事,然後記取歷史的教訓,不再重蹈覆轍。病了可以是個轉機也不一定!

 

------------------------

[廢墟的政治地理學]

台灣各地常可見偌大的閒置公共設施,俗稱「蚊子館」。它們多半來自競選的支票或決策不當,因錯估使用率、規劃設計不良或後續興建、修復或營運經費不足等因素,導至設施完成後使用率偏低或完全閒置情況。這種因為政治、選舉、擴大內需或試圖拉近城鄉差距所興建的「蚊子館」遍布全國,至今仍方興未艾。

「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計畫由藝術家姚瑞中與學生們組成的「失落社會檔案室」(LSD) 共同執行,透過文字與現場攝影紀錄的方式展開踏查,調查的幅度橫遍全國,至今已踏查超過五百件案例。計劃自2010年開始,年度調查結果已集結厚重五冊。到底這些蚊子館依什麼樣的原因產生?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其閒置?而長年下來累計加總恐怕已過千億工程經費的蚊子館們現在又都是什麼樣光景?在前瞻之前,身為公民的我們,身為專業者的我們,應該首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關於講者】__________________

[姚瑞中]

藝術家,目前也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多年來採取類似DNA曲線的創作模式,幾條路線像綁辮子般相互纏繞,開展出了「身體政治」路線與「空間政治」考察的議題,以檔案學方式進行個人式的國土普查,推出了數個以廢墟為主的創作計畫。2010年成立「失落社會檔案室」,號召學生透過田調見證現實的能力,專注於公共閒置設施的發掘,藉由紀實攝影考掘建築背後的權力運作,在特定歷史脈絡下所形成的「政治地理學」概念,指向所有廢墟都是權力鬥爭下失敗的產物,重擊既有社會體制,質變了廢墟影像在其創作甚至藝術行為中的意義,對於在地現實給予了深刻關懷與想望。

筆記分享

2018/01/16 姚瑞中-廢墟的政治地理學

 

姚老師做了非常多廢墟與蚊子館的研究,無論是蚊子館或者公共建設的閒置設施,我們應該有多一些認識,場所應該在街區或城市發揮其應有的力量。於是本次艾波學院邀請姚老師蒞臨艾波分享研究的主題。

 

我(姚老師)本身是藝術家,因為長期關注這個議題,就由我帶領的LSD所找到與認識的與大家分享。早期(90年代初)就開始拍攝很多廢墟,當時還在大學唸書,傳統產業正在出走,很多工廠空間荒廢,產生了大量廢墟。拍了十幾年後歸納分成四個主題:工業廢墟、軍事廢墟、神像廟宇、家屋。當時前途一片茫茫,喜歡拿著相機到處走拍,認識了很多廢墟界的奇人異事,於是十多年前(2003)我出了一本書「台灣廢墟迷走」探討台灣廢墟的狀況,之後又出版了一本「廢島」(2007),談討邊陲離島的狀況。

 

:: 藝術很有事第4集之2:姚瑞中的廢墟遊走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3PG0jqhc-M

 

早期在拍廢墟的時候,看待建築如同凡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台灣整體環境比較奇怪,面對建築物的頹敗有另外一種經濟學概念在運轉,於是很多老房子會有很多政治考量,希望以土地開發換得更多工商業發展,獲取更多利益。拍攝過程中碰到很多故事,每天拍廢墟讓當時的人生也很頹廢,2005年在北美館辦了個展「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暫時總結這段混廢墟的日子。到了2010年跟學生組織「失落社會檔案室」(Lost Society Document)團體,帶領北藝大、師大與北教大的學生,進行了八年閒置空間的拍攝計畫,共計三百二十餘位學生參與出版並編輯「海市蜃樓」系列書籍。

 

為什麼有如此多的公有空間變成閒置空間?從社會深層結構來談,這也是政治鬥爭失敗後的結果,例如議員爭取兒童藝術館,爭取到後會有很多角力進來想辦法插旗,有心人士會想辦法圍標、綁樁等,造成很多建築品質與後續經營的問題。而大量留下來的軍事建築則是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廢墟。

 

現在年輕人對於社會可能比較疏離,我希望讓同學去接觸一些公有閒置空間,於是在學校辦小型工作坊,依照同學自己的家鄉劃分責任區,各自利用周末假日到處找尋,由於住在台北的同學比較多,幾乎都會派去外島探訪,以明瞭城鄉巨大的差距。當時的計劃是秘密進行,學校其實也不知道,因為不曉得最後結果會如何。直到有一位同學去故宮願景館,建築裡面放了模型,其他地方都荒廢了,門外放有倒數計時紀念碑(故宮南院的完工倒數),剛好有世新大學報的記者來旁聽,便把課程內容報導出來,這報導後來被聯合晚報記者又報出來,被故宮南院文化局長看到,來電關心,政府高層於是開始關切這件事情。政府因為知道我要出書,於是發公文給319鄉鎮,註明我們的計畫與我個人手機聯絡方式,於是我收到了很多電話打來陳情,其中一個單位嘉義太保鄉公所薛科長來電告知太保藝都藝饗樓不是閒置館舍,於是隔天便派同學去現地採訪了解情形,但其實這並不在原本名單裡,類似案例還有一些。

 

2007年官方統計全台灣約474億元的建設被閒置了,但這還不包含周遭工程:道路、植栽、下水道、路燈…等興建成本,實際可能是數倍。後來有很多新聞報導,當時的閣揆吳敦義先生打電話給我,後來副總統蕭萬長、總統馬英九都陸續打手機給我,2010年十月八日約時間在行政院見面,包含工程會、青輔會等,吳院長說一年內會把蚊子館活化完畢,我提出閒置空間可以釋放出來,提供給長照、托兒中心、弱勢團體等來運用,不要獨厚BOT。

 

第二年(2011) 十月八日又出了海市蜃樓II,一出版後國防部便派了一位少將與二位軍官找我聊天喝茶,那年政府居然沒有什麼反應與措施,這反而讓我覺得很擔心自身安全。第二本也收錄了一百處案例,包含市場、遊客中心…等,有些政府不曉得如何使用的閒置空間後來都直接拆除了。

 

例如澎湖望安與將軍嶼中間原本規劃要蓋一座跨海大橋,結果不蓋了,剩下四支橋墩在海中央,這屬於失敗工程。綠島法務部監獄有部分被活化成海洋研究所,基本上一般人是進不去的,但裡面實際上的荒廢面積很大,光是巨大獄舍就無法活化,需要非常多的經費。其他還有苗栗外埔休閒漁業館、苗栗縣後龍水尾海水浴場行政辦公大樓(已拆除)、台中水湳機場、彰化花壇停車場…等。

 

過了2011年後,2012年因為我二女兒出生要帶小孩沒空繼續調查。2013年十月八日又出了海市蜃樓III,許多文創園區、市場納入案例,全台灣有兩百多間包含原住民、客委會、文化部轄下的地方文化館,許多因為沒有「經常門」經費而需要申請常態性補助,若申請不過便造成營運困難。這集比較誇張的案例是斥資七億餘元建設的北港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因經營不善閒置多年,成為「全國最貴蚊子館」,法務部曾張貼二張巨無霸公文在外牆上公告(目前已活化成旅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HLPPnb7Eg

 

2014年十月八日再出版了海市蜃樓IV,也收錄了一百件案例。因為對新政府有期待,2016年五月二十日出了海市蜃樓V,希望政府能好好檢討過去政策與操作手法,便宣佈不再繼續出版。2016年三月也精選了100大建築物出了英文版,在雪梨雙年展展出照片、公文、與來客的留言板、影片等。

 

:: 海市蜃樓 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 影片記錄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_zAmzjv734

 

我在學校藉由下鄉田調去觀察社會議題,並期望學生反思藝術是什麼?教育體制又是何物?很多學生對於自己家鄉並不關心,窩在教室裡、電腦前,於是我要求學生現地走訪。在2018年五月出版的海市蜃樓VI名單裡面,有不少荒廢國小,因為現在面臨少子化,很多學校都關閉了,但在教育部網站有一些被短期認養的空間,實際上並沒有積極活化。還有一些「閒置活化再閒置」的案例,例如海口港是當時陳水扁上任總統打造的藍色公路之一(海口港到鳳鼻頭漁港)。當時花了很多錢維護,但現在幾乎完全荒廢,現在只在裡面掛了介紹的布條,屬於消極活化。又例如澎湖水族館荒廢到好像世界末日的感覺,裡面整個沒水了,後來由民間單位經營,目前還在施工改建。至於台中閒置案例-BRT行控中心內部全空,數十台雙截公車停放在停車場,目前規劃給消防隊使用。

 

我們做的就是讓這些資訊透明公開,透過輿論力量給政府壓力而進行空間活化,但是活化空間不容易,許多業務單位不知道該解除列管,政府甚至列了計算公式,以扣除中央分配款強制地方政府加強活化。建議政府應該跟在地建築科系合作,聘請國內外優良講師告訴業務承辦元與主管如何活化,包括國外成功經驗與在地民間經驗。封閉型活化或者假活化只是暫時性假象,為了評比和考核能夠通過,唯有持續監督和透明化,才能讓整個風氣不會只是一時的投機。

 

公共電視國外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ElqYomjP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Qv9KbNHqs&t=14s

 

台灣在開發主義的道路上,不斷製造閒置空間,但政客卻並沒有引以為鑑,對於新政府本來期待新作為,但似乎還是承襲許多舊思維的操作方式,甚至可能造成更多閒置空間,於是只好持續進行蒐集案例,2018年五月二十日出版了第六集。做這個雖然蠻花費時間與自掏腰包,但同學們都學到很多,也發現到台灣城鄉差距、少子化現象、在地政治勢力錯綜複雜的關係,我認為建築系、社會系的學生更應該參與,一起反思建築的本質以及錯綜複雜的政商關係。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