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6/03/09|廖偉立建築師

 

建築宇宙

  • 講者 | 廖偉立

  • 時間 | 2016/03/09(三)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 電話 | 04-22529721

我的興趣在於透過對自然天際、人體及宇宙的觀察瞭解,來思考創造我的建築,並進而從不斷的覺知與反省中表達出我的建築觀。

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乃老子觀察自然現象的變化,發現存在著一種法則,是萬事萬物相通的法則,是自然而然的法則。

宇宙的起源是微小基本粒子,經過爆漲成為無限大的宇宙,無限大的宇宙與無限小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原型,並遵守著相同的物理定律。自然的法則是一種動態平衡的法則。人體有週期性變化的氣場與循環全身的經脈,氣血循環、周而復始如同宇宙運行的法則。人、建築、城鎮、聚落都是一種不同的宇宙,其中充滿奧義,建築為大自然循環體系(自然宇宙)的一部分,也同時必須對應人體的體內循環(人體宇宙) ,達成一種各種能量的動態平衡及時間的調頻。

 

關於講者

廖偉立建築師

 

海建築碩士,美國SCI-ARC建築碩士,聯合大學建築系兼任副教授,中華民國第八屆傑出建築師,2012年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2001年在台中成立 立.建築工作所(AMBi Studio) ,以台灣中西部的地景、人文為基地與背景。企圖從台灣這一個政治、文化、歷史…浮動不定的島國(National Island)及多樣性生態、地景與駁雜的常民力量的觀 照、挑戰中,實踐、思考、反省建築,並展現出台灣建築多元差異中的生猛能量而且與環境、人的活動相融相合。

主要作品及得獎包括:南投毓繡美術館、台中忠孝路教會、阿里山觸口遊客服務中心、北港糖鐵綠廊、台南南瀛天文教育園區(國際宜居社區大獎金質獎2013)、台中救恩堂教會(台灣建築獎2010)、雲林勞工育樂中心(台灣建築獎2009)、七股黑琵解說教育中心(台灣建築獎2006)、王功景觀橋(WA中國建築獎2004,SD Review2004)、桃園東眼山公廁(SD Review2002)等。

筆記分享

微觀的人體宇宙,五臟六腑都有自然的道理
西方是討論未來
東方是還原的狀態
從東方山水畫裡頭人都很小,是一種敬畏天地的意思
上止之水是由中醫脈診波動去體察事務的變化
對自己的文化要有反省,自己的文化要建立,對自己的建築才有自信。

建築的定義是尋找關係的過程。
好的建築是反應自然、社會、文化的狀態。
人體宇宙的法則,造成的時間節律,與星球的運轉都有關係。
我在做設計的時候都把建築看成一個宇宙。

◆ ◇ ◆ ◇ ◆ ◇

【教堂系列】

1. 基督救恩之光教會(救恩堂)

教堂就是人神交會的場所,教堂在城市裡扮演甚麼角色?
考慮教會精神的主軸,也符合聖經故事,會堂在高處,因為要大尺度,結構性材料性都會合在一起,作品在城市就像人在舞台一樣,要扮演甚麼角色由我們來決定。

我們也和諾亞方舟意象雷同,以外觀來看像方舟也像饅頭也像鯨魚,每個讀者透過人生經驗而有不同的覺知,教堂下方用七條橋串聯起來。

台灣特有的騎樓空間,此教堂如何融合其中?
教會不只是教會,更是社區的活動中心,也是個沒有牆的教會。以空間氛圍來強調人與人的關係,破除機構化,創造很多模糊空間,讓人隨時可以停留,心思自然沉澱。
進入第一道入口,雖然才四米卻覺得很寬敞,因為引入天光,牆面讓落水下來,聽見水生也有洗滌人心的效果,運用設計方法把空間擴大,建築師掌握不可量度的部分,營造廠把可量度的東西呈現出來

牆面用獨創工法把水流動的紋理呈現,非常漂亮,水也有把空氣降溫的效果。任何建築創作對光線都有很多詮釋,建築裡的光線會因為時間推移而感受生命的存在。我第一次進來感覺房子好像會呼吸,因為白天無須人工光和冷氣。每一個樓梯都有光,座向也與光線有關,樓梯有點雕刻的感覺。

很多的細部畫圖的小姐都被我跟廖董改掉了,例如說扶手如何相接,是我在工地覺知比較真實的狀態後,當下臨時改的,我很喜歡到工地,因為可以看到一個更真實的狀況,所以一些細節是在現場直接調整。

每一層樓都有廊道的空間,引入室內的光影變化,陰天或晴天都有不同的感覺,如同光的盒子一般。禮拜堂面相東邊,中午朝拜的時候光線就會進來。

2、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忠孝路教會

盡量將一樓開放出來,屋頂做一些開口部,讓自然光可以進入下面的空間。立面磚造有部分突出,會隨著光線如同太陽儀一般。內部創造許多半戶外空間。但你還是可以從這個空間感知中看到建築師的企圖心。我們將樓梯視為一個很重要的空間,在城市中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例如表演或義賣等活動,建築師要留給使用者更大的空間去發揮使用。人們在樓梯步行之間可以停留、交談。
主堂內我們故意將結構顯示出來。

三樓是教師,旁邊故意做出不規則感,各種不同活動可在此發生。

3. 新竹錫安堂

這個案子特別,新竹風很強,用合院概念把風擋住,旁邊有河溝,我有找當地老師合作把溝的生態與教堂結合。

台灣人對於生活品質應該從居住開始要求,例如透天房子美麗的庭院卻停了車,庭院就沒了;中秋烤肉,勳的屋內烏煙瘴氣…….。

這個案子大,看起來像個設計中心,牧師站在欄杆旁像教宗一樣。挑高的半戶外空間,其天花板也可下掛許多東西,配合未來各種活動的可能性。

這個案子是我跟廖董推展比較好的模式,事務所就是工地,工地就是事務所,設計OK後與業主依同討論,掌握預算,機電、空間一起與建築師專業討論判斷,好的業主找到好的建築師推薦好的營造廠,才有辦法做出好的建築。

這個主堂和長老教會不一樣,因為結構隱藏,但光線一樣是重要的特色,光影變化十分搶眼,地下室把光線引入,主堂的禱告空間可以看到倒影的十字架,

4.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礁溪教會

方盒子夾出的半戶外空間可以成為小組間討論的空間。構築上因應了宜蘭了特色(包括選材⋯等)。
一樓創造許多半戶外空間,我們成為孔隙空間。

這裡的地形特別,前後高低差大快兩米,所以我們把二樓抬高創造新戶外空間,可以看到旁邊黃聲遠的礁溪生活館,互相對應。
我用方盒子擺設出需空間,與黃聲遠的時空間相互對話。

一樓的方盒子不同角度,光線與風都可以進入屋內,方盒子的半戶外空間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形式,雙層盒子把熱風排除,可以省能源。
教堂除了是個設計中心,更希望是個家,讓大家有事沒事就想去,平常日也要有很多軟體活動,讓大家隨時都可以去。
一樓半戶外的孔隙空間,光影變化與時推移,感受生命存在,即使大太陽或者下雨天,也都可以在這裡活動。

我喜歡用一兩種建材搭配,而不是混凝土一路到底。我認為這是更符合台灣環境涵構的精神。來到這樣一個教會,你可以享受到許多半戶外空間,如同一小合苑。因應使用者不同的想像,空間內可以發生不同活動。

玻璃本來是用像鱗片一樣的疊放,但因為礁溪落山風大,忍痛把這個設計拿掉。進到教堂之後,前面的廣場大門可以關起來,經過中介空間的轉折,把心情沉澱下來,來到教堂的半戶外空間如同小城鎮或者小庭院,這樣的活動形式可以因不同想像作不同變化,玻璃上採噴砂方式刻了字,光線灑落字會印在人的身體上。

主堂的概念業主希望是彷彿在狂野中、森林中,於是我們製造了一些如光線從樹葉間隙灑落的內聚空間,如同在森林中敬拜。

5. 台南德光長老教會

這個案子我們奮戰很久。
在我近年來讀了老子以後,希望能夠用一種很簡單的形式來創造豐富感。
他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山形屋頂,光線可被引入。這房子雖然矮小,意象一樣是有被承接的,也留有一中庭。
我覺得人在空間內活動,也必須經過一種「過渡」、「空間的轉折」,最後才引導到目的地。我們也製造一些多用途空間。內部也有一些框景效果。製造許多流動空間可以通風採光。無時無刻,內外可以有一個很好的互動。主堂光線從中央縫隙灑落。

建築的真實離不開人與自然,房子就是人與自然中間的轉換器。
這讓我想到歐洲城市天際線,教堂如同社區中心,雖然教堂矮小,但一項一樣可以承接,裡面做了很多穿廊,很像血脈或五臟六腑,光線與風都會進去。
進入之前會經過空間的轉折穿廊,人應該要經過轉換的過程。
進到我們設計的房子如同進到小型城市或者中國的庭園,無時無刻內外都有很好的互動。

◆ ◇ ◆ ◇ ◆ ◇

【橋系列】

橋不只是僑,更是裝置是藝術更是雕刻,我在思考橋的時候,如同萬花筒
好的建築要有建築性藝術性與社會性,第一次看到橋蓋起來時,覺得他好像在和我說話,橋蓋起來之前要經過很多的耳語,很多建築師無所不用其極都要改設計,當建築師要如何堅持。

1. 板橋捷運人行橋
都市活動如流體漩渦,水流的速度隨著石頭的顆粒大小、高低起伏低窪與陡坡而產生停留、徘迴、觀景玩賞、等趣味。
台灣氣候變幻多端,橋樑不只是通行,更需有遮風避雨遮陽作用,金屬遮陽板也隨著橋體的律動而呈現豐富的陰影變化

2. 北港女兒橋

復興舊鐵橋最初是因日治時期製糖產業的發達而建起,計畫目標賦於「舊鐵道新生命」,規劃一線性綠帶空間,串聯周邊綠地、藍帶、鄰近街道延續、傳承北港文化,與整個北港鎮的都市紋理緊密結合。

3. 王功景觀橋

獲得國際大獎,理由其一:橋不只是橋。
結構以摺紙的概念發展。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橋被蓋起來,覺得它好似在跟我對話。
只可惜是公共工程,金費上無法達到最好的要求、品質。
橋上也可舉行音樂會,甚至擺地攤。
其實在城市裡頭,捷運站一出來大家走的好快,人多卻疏離,所以我一直很想創造讓人能夠交流的空間。

◆ ◇ ◆ ◇ ◆ ◇

【毓繡美術館】

毓繡美術館是我們事務所的第一個美術館,也謝謝很多團隊一起很認真把它做起來,我當時非常堅持要給廖董

美術館長說:「當美術館跟土地公廟一樣多的時候,我們才可以談生活的美學。」
一個好的成市 人可以在這其中好好的行走
毓繡美術館不只蓋這個美術館,更把坪林聚落利用巷弄美學概念,用藝術方式把他們整理起來。旁邊有坪林國小,美術課到美術館上,所以往後會有很多的互動,本身並非以收藏為主,而主要目的是協助年輕藝術家站上國際舞台。這定義是寫實的美術館,希望成為寫實藝術的推手,我自己個人同意做小型美術館散落在各地,因為人的心裡想法可能看了一兩場展覽就不想看了,來到這裡大家會放慢腳步,停留很多時間享受空間環境。

基地南北有7米高差,後面是很大的樟樹林
我畫了大量的草圖作為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
當時李教授希望「精緻」、「低調」、「俐落」

一阻二引三通,門口先用牆擋起來,二引,讓人延伸,磚頭放旁邊讓人停下來再轉過去,三棟房子主管、餐廳、藝術家宿舍串聯起來,三棟房子各自有個性,用V行勾串連起來,玻璃是後來才加進去的。

最後的屋頂是個高潮,把館長為什麼建館的理念放進來。窗戶開在右邊,因為展示館以展示為主,如果開在左邊直接面對九九峰,就搶走了丰采。玻璃室與時推移,也企圖消除弱化掉天際線。
九九峰如同上帝的雕刻,希望與美術館理念人工的雕刻相呼應。

希望大家看完藝術品後坐下來,才會看到窗外的九九峰。

樓梯的廊道是繞著美術館的,讓人行走時呼吸可以調適,和一般的樓梯轉折不同,如同中國卷軸一般,清水模會因為光線或氣候呈現不同的感覺。

好的環境不只是個形式,更重要的是人進到環境是不是感覺很舒服,光進來了、風進來了、花香聞到了,好像房子有了生命,人的身體跟心理知覺應該是非常敏感,能不能讓身心紓解。

屋頂顏色(綠色)跟背後的山峰有呼應。

在開工前,租了一個房子做籌備處,把事務所模型做小展覽,舉辦很多活動。美術館不只是美術館,證明了台灣地方正在發生、地方正在啟動、地方正在改變,最小的志工是坪林國小五年級的小妹妹,最大是台大退休的教師。

原本雜亂的巷弄,我們也進行美化,讓藝術家與學生共同在裡面創作,這是一個與社區地方教育社會互動的美術館。

◆ ◇ ◆ ◇ ◆ ◇

我認為建築是一種可辯解的反駁過程,因應不同的基地,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文化,追求建築真實的可能性。
希望事務所不只是事務所,更可以像個論壇或者workshop,一年大約有四季帶同仁出去參觀。

[廖偉立的建築信仰]
如何思考與行動,使自己的建築在台灣這塊土地,發展為具高度文化價值的建築,透過自身文化邊緣的位置的觀察,發現台灣常民生活生猛蓬勃的能量與海洋島國(Island Nation)靈活的位置與高度,將對抗國際式樣的力量轉成一種優勢。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