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8/05/09、05/16、05/23|曾梓峰

 

德國國際建築展IBA與歐洲都市與建築的發展

DSCF3454.JPG
  • 講者 | 曾梓峰老師-國立高雄大學建築系

  • 時間 | 2018/05/09、05/16、05/23(三)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本系列演講,將歷史性的介紹德國國際建築展IBA的制度與系統,以及這個系統對於當代歐洲建築與都市所帶來關鍵性的影響。演講的策略,將以德國 IBA 幾次的展覽所呈現之不同主題,進行兩種模式的分析操作。首先針對這些主題進行斷代史模式的分析,企圖解析這些展覽背後的特殊歷史時勢,以及在那個時空對當時「時代精神」(Zeitgeist)的呼應。其次在社會核心焦慮的軸線上,再把這些經驗串聯排比起來,以呈現這些展覽主題在社會變遷挑戰上所呈現的共同意義。

 

 

◆關於講者

曾梓峰老師

曾梓峰逢甲大學建築學士、成功大學建築碩士、德國 Darmstadt 大學建築博士。1994年回國,任教中華、華梵以及高雄大學至今。研究所時代以 Le Corbusier 為研究對象,以辯證法的觀點,探索科比意建築中的矛盾與複雜。德國求學主題為國土空間規劃,受惠於德國建築教育的高整合性,對國土發展的研究觀點涵蓋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向度間的辯證對話,研究的視野也涵蓋了建築、都市與國土空間的綜合性脈絡。受德國建築教育注重實踐的影響,回國后除致力於國土、都市與建築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外,更積極參與台灣城鄉空間構築的社會實踐。1995年蹲點大溪和平老街三年,啟動民間自主性歷史街區保存的濫觴。之後更廣泛性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為基礎的城鄉改造。2002年在高雄大學創立「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並以生態都市為題,系統性探索永續發展時代城鄉改造的各種可能實踐途徑。

1996年開始,透過每年辦理歐洲都市與建築的考察,帶領台灣都市與建築專業夥伴到歐洲進行當代都市發展與建築的近身體驗和學習。足跡遍及歐洲各國,以及各種不同的都市發展主題。其中,對於德國 IBA 傳統,以及其對於歐洲都市的影響研究甚深。這個演講之後,將有可能連結有關 IBA 的 Site Tour的延伸學習。

第一場 筆記分享

5/9 認識德國IBA-國際建築展作為現代建築發展視窗

前言:

歐洲城市進步的動力:怎樣面對他們的困難,解決問題的同時,成了城市進步的經驗。

1987年去德國旅遊時發現當地資訊更新很快,也發現台灣跟世界落差很大,開始希望台灣跟世界的這個落差能縮小。不只是拉近知識上的落差,而更要回到生活裡過生活,在生活裡很細膩的反省檢討我們到底遇到了什麼困難?

 

介紹IBA的背後,想跟大家分享城市發展經驗,這個發展經驗絕不是理想的過化,而是遇到社會衝突時,尋找出入時的自我反省,才是促使城市進步的關鍵。

 

台灣呢?其實有著一堆衝突,導致我們分裂、分化,這讓很多人不去關心環境。這些就算在我們提出了很多主張後,依舊不動如山。譬如生態建築、生態都市,有很多簡單的解決方法,但台灣卻選擇用一種知識的流行去解決它,很快的被咀嚼一番後吐掉。

【IBA-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s】

一個平台視窗呈現了當時世代競爭的回應成果。

IBA的初衷:

早期-呈現新的建築,表現形式新的居住想像

背景:工業時期帶來許多解放 但也顛覆掉很多傳統藝術

後期-代表時代精神的建築形式

背景:工業時期已經帶來新的權勢,已經沒辦法來規範它

-從一個活動到一個有組織的行動,這裡面的精神跟機會,用這個模式來處理他們遇到的城市問題。讓歐洲的發展多元化,呈現時代精神。

 

【IBA國際建築展成果斷代分析的觀點】

1.從歷史的角度,IBA的兩個觀察角度。

-IBA作為以一個觀看歷史的視窗(時代精神表現Zeitgeist)

-IBA作為一個回應社會發展困境與挑戰的舞台(未來、實驗、生活品質的追求)

2. IBA作為一種都市發展工具的行動模式

-聚焦的舞台

-Werkstatt(工廠、工作坊、實作的地方、dreamwork)

-有限規模、可承載的社會成本

-實驗性、允許失敗

-未來願景引導(perspective planning)

-都市發展工具instrument(工具的探索)

-從大師舞台到大師製造機

【比較的架構】

-時代的背景與條件(歷史時勢)

-時代精神(告白、見證)

-核心的焦慮(社會衝突的型態與回應)

-IBA設定的願景、題目與內涵

-關鍵字

-對生活的想像與主張

 

【歷代IBA-不一樣的挑戰】

1901-1914(Mathildenhohe Darmstadt):德國藝術Jugendstil的文件展

1927(WeiBenhofsiedlung Stuttgart):新建築的自白、國際樣式的見證

1957(Hanseviertel Berlin) :現代主義系統的競賽與對話

1979-1987(Kreuzberg Berlin) :內城作為一種生活空間-謹慎周到的都市更新與批判的再建構

1989-1999(Ruhrgebiet) :傳統工業區的未來-Emscherpark景觀大公園

2000-2010(Furst-Puckler-Land) :新地景工坊-褐煤礦區復健的探索與再詮釋

2003-2010(Sachsen-Anhalt) :「少」作為一種未來-萎縮城市的都市更新

2006-2013(Hamburg) :跨越易北-都市被遺忘後院再造作為永續發展的契機

IBA Basel 2010-2020:跨國區域的共同成長(瑞士、法國、德國)

IBA Heidelberg 2012-2022:知識經濟時代的都市發展

IBA Thuringen 2012-2023:「城與鄉」的對話與共鳴

Urbanrural

IBA Parkstad 2013-2020:公園城-採礦區域再生(荷蘭)

IBA Wien 2016-2022:新社會生活與社會住宅(奧地利)

IBA 2017-2027:邁向「第三現代性」-透過成長的改變

 

【進入談論IBA做為現代建築發展視窗的案例】

1901-1957現代主義的崛起與現代建築第一現代性的表演舞台-德國

1979-1999典範翻轉-都市更新與第二現代性的崛起

2000-2013國際建築展作為一種承載「空間規劃文化」變遷的載體

2010-2027透過國際建築展與未來對話-第三現代性的探索

第二場 筆記分享

5/16  德國IBA國際建築展作為帶動建築與都市空間典範變動的火車頭

前言:

今日預計談論三個案例,第一個是1977-1987年發生在德國柏林十字山區的都市更新,上禮拜我們談論的是1957德國戰後的第一個國際建築展,從第一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它如何在20年之中讓一個都市貧民窟翻身,之後的15年也持續在做這件事,榮獲了聯合國歐盟的都市大獎。第二個要談論的是1989-1999年盧爾區的10年國際建築展。最後一個要談論的是2013在漢堡維持7年的國際建築展;從一個中心都會城市在這個過程裡怎麼去檢視整個社會衝突均衡這件事情。這些案例都是在說明當你有個想法在腦海裡時怎麼透過IBA來實踐,而IBA是怎麼有組織的來引導這些問題。

 

【1977-1987年德國柏林十字山城區的都市更新】

1.5公里寬,7公里長的一個區域,地點在柏林的中心地帶,是一個很特別的案例,它是移工移民來的聚集地,二次大戰後更是大量勞工的聚集地。因為這樣的背景,社會問題成為他們城市的毒瘤,有些地主受不了房租,房子被佔用。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就是會不斷的遊行抗議,引發衝突,這就是他們的精神。你們現在看到這些改造後的社區照片,可能會覺得,這就是大師揮灑所才後的結果。但並不是阿,他們所謂的大師,是被請去與他們的居民坐下來,好好討論著要如何改善環境,是共同參與、共同解決問題的。

1.國際建築策展的社會背景

-典型20世紀工業化都市貧民窟

-勞工、社會弱勢、外國勞工移民的聚集地

-社會衝突與社會運動的聖地

-傳統剷除重建式都市更新的失敗

-以社會邊陲經驗為基礎的另類社會文化和社會力量

-柏林作為世界城市的重大隱憂

-1977年柏林議會通過法案,以柏林建成750周年為名,設立「國際建築展」簡稱IBA。

2.主要任務:以社會住宅的建設為工具進行都市改造,統整來自公私部門的資金,執行增加住宅的工作。

期望藉由這個計畫,完成可以成為永久性建築展品的出色建築,使柏林成為活的建築博物館。

3.來自社會抗爭的訴求:保護舊建築。老城的現存環境,不再被當作惡魔和醜陋來對待,而是有價值及新發展的基礎。

-拒絕新建高層大樓。表現在題目本身-重新恢復老城居住價值

-居民參與設計。一種「內向式的組織」(以居住者為導向所成立的承建或發展公司)被建立起來。

 

【團隊建築展的操作概念】

 -柏林歷史紋理的重新再確認

 -恢復內城的宜居性

 -與柏林現有的都市紋理、社會問題融合。

 -在柏林市區內找出有待重建或整建的分散區塊,按個別區進行「新建(Neubau)」 和「舊建物整建」兩種計劃。

 

【柏林謹慎周到都市更新的12個承諾】

-都市更新的推動,必須結合目前的居民和社區組織一起規劃與實踐

-規劃師必須在更新的目標上,與當地居民和組織建立一致看法,並在過程上一起合作

-十字山城區生活的獨特性必須被保存。社區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在更新過程中必須被喚醒與增強

-基地紋理尊重前提下的細膩改變必須允許新的居住形式與生活

-住宅與公寓的改造,應該階段性逐步的改變和完成

-建築的改造,應該減少拆除破壞,透過增加綠化,立面改善等手法來改善

-公共設施和街道,廣場和綠地都需要符合標準的被改善和增強

-居民的參與權和實質性權利也必須受社會計畫的監督和保障

-更新的決策必須公開,並儘管就地決策。更新受影響居民的代表性必須得到加強

-為建立信任感,都市更新的財務承諾必須透明明確,並隨著計劃的進行迅速到位

-都市更新事業單位必須有新的組織形態,信託機構與營建機構必須分開。

-根據上述理念,都市更新新的承諾必須長期確保,並落實在整個都市政策中。

 

【計畫特色】

走向保存:不只是建築物,而是都市紋理、意義,因此新建建築外,IBA真正精彩之處在於舊建築的整建

-走向修補:遷移極少原住戶、拆除極少舊建築,卻使整建地區恢復應有的居住品質

-民眾參與:建築師在這裡只是輔導的角色,居民才是舞台上的主角

 

【典範的變動】

-謹慎周到的都是更新

-資源與行動高整合的社會變動工程

-從「都市規劃」到「都市經理」

-全新「展望式的都市經理」邏輯

-都是歷史紋理得尊重與全新詮釋

-修補式的都市更新

-小件、多元的計畫行動

-共同承載式的參與模式

-以開放性競圖作為公共參與的介面

-以社會永續為基礎的都市新價值與美學

 

 

(二)1989-1999年盧爾區的10年國際建築展

前言:

1988魯爾工業區已經快發展不下去了,歷經150年的工業發展,產媒、煉鋼成為當地主要產業,但就算他們出產出優質的品質,也會因為價格遠高於其他國家,而被淘汰。慢慢地,魯爾區的工廠一間一間的倒閉,造成很大的衝擊。

為了開始改善他們工業發展帶來環境的衝擊,他們決心要綠化城市景觀,建立景觀大公園。

 

【魯爾區產業衰頹的大震災】

-全球化下70年代末以來傳統工業的衰頹(工廠關閉、高失業率)

-新的產業無法順利進駐(產業區域形象的僵固、工人的技術能力)

-生態環保的沉重遺害與負擔(環境生態的高度汙染與品質的惡化)

-社會的危機與衝突

-生活品質、生活經驗、生活認同要求的改變(生態、環保、文化、婦女等)

-政府財政的枯竭

-原有政治社會經濟制度結構的固結

 

【魯爾地區再發展的處境】

-地方政府處於瀕臨破產的邊緣

-沒有特別額外的錢

-社會相關制度法令脈絡未變

-社會權力關係未改變

-地方不改造未來沒有機會和希望

-必須進行大規模的整體改造

-十年的預期

 

【結構改造全方位的再出發】

-新產業區位想像的創造(傳統工業區v.s生態景觀大公園)

-產業結構的調整

-創造就業機會

-現有資源的轉化與再利用

-行動導向的計畫

【魯爾地區改造的企圖與訴求】

-未來地方發展條件的改變

-社會再生產的整合性考量

-新視野、新生活、新價值、新產業、新就業、新品質、新模式、新觀念

 

【土地使用的問題與課題】

-工業閒置地的再利用

-從舊經濟到新經濟

-人口衰減的問題

-環境汙染的限制

-市場區位的限制

-歷史保存的壓力

-傳統都市規劃單位的解編

-未來性的挑戰

 

【深沉的翻轉】

-藉由文化首都的契機,可期待釋放魯爾的文化氣質

-傳統重工業區→生態景觀大公園→文化創意產業

-傳統工業文明追求當代福祉的方式→文明變動的反省調整人與環境共存的行動→為文明生活加值,體現變動經驗的新思維

-傳統都市與地區更新任務與課題

-衰敗實質環境的整頓,都市化所衍生之環境機能性的衰頹

-都市系統得重新配置,時代演變造成諸多土地使用及空間配置已失去其競爭的能力

-社會問題的對抗,傳統土地分區使用形成之隔離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傳統都市與地區更新手法】

-剷除後重建,一種排除型的推土機手法

-新舊空間形式取代,窄化空間形式內之社會發展的演變

-土地使用方式與強度的變換作為財務的支撐

-淪為地方財政的爭奪

 

【地方與區域活化的策略性題綱】

-「社會的活化改造工程」作為地方與區域活化目標

-福祉作為新「發展」視野的揭櫫

-永續作為地方發展「新價值」的內容

-社區總體營造的行動模式

-「新承載能力」與「新地方競爭力」的追求

-「就業」作為地方活化的基本構面

-「地方活化」與「在地植根」

-新就業構面-「第三系統就業與產業部門」

-創造永續型內造產業環節與脈絡

-總體經濟中的新戰略位置

-展望式的政策模式

 

【國際建築展實際操作的七個行動系列架構】

-將整個Emscher地區由傳統的工業區地景發展成為一個連貫的景觀大公園

-改建整體Emscher地區的衛生下水道系統,將原本作為整個工業區廢汙水排放管道的Emscher河再度恢復成為自然景觀導向的生態河域

-將Rhein-Herne運河(過去被極度汙染)改建為一個“可以被生活體驗的空間”

-保存工業建築古蹟以作為歷史的見證

-在“公園中就業”的概念下,將過去工業區土地改建為現代化科學園區、工商發展園區以及服務產業園區

-新建住宅以及老住宅的更新現代化

-創造新的文化活動

 

【魯爾區IBA給我們得啟示】

-看見未來的信心工程

-2%創新人才優先的聚氣聚財

-創新氛圍之引導、打造創意基地

-無所不在的隱形科學園區

-內需啟動的下世代產業

-1/3、1/3、1/3的土地再利用政策

-異業資源共構的整合政策

-無中生有的生態景觀大公園

-創意行銷的國際建築展

第三場 筆記分享

5/23德國IBA對當前歐洲都市發展的影響

歐洲當前重要都市發展的經驗,主要受到德國都市發展經驗影響。國際建築展 (IBA)的舉辦及2007年德國輪值到歐盟的主席國時萊比錫憲章的發表:

  1. 提出對於城市發展的看法

  2. 指出從經濟發展科普的事實的角度下,單一城市發展在經濟網絡及空間組構上有一定的困難

 

回顧上週分享到IBA地舉辦開始討論城市如何發展可以稱為是永續城市,從1980年魯爾經驗及1977-1987年柏林如何面對城市改變的案例分享中,面對時代的改變,德國如何去討論城市如何有的動力發展下去:

從經濟到知識經濟的空間布局、經濟、環境到新的生活形式產生的背後,房地產、都市空間、公共設施等如何分配到建立一個資源整合平台,是一連串的探索及實驗。

 

2007年德國萊比錫憲章(Leipzig Charter)的發表:

<>1.Leipzig Charter On Sustainable European Cities 歐洲城市永續發展主張:

 

對照到都市規劃裡不同時期關於城市的看法:雅典憲章提到的居住、工作、遊憩、交通,再到柯比意提出的光輝城市裡工業發展背景下的單元及使用分區(zoning)提出:

-歐洲永續城市的概念:提出修復人和環境、人和社會及人和經濟間的關係

-整合都市發展政策與行動: (1)城市從文化、環境、都市核心利用資源整合的方式,發展城市中的獨特性。

(2)從跨領域不同的思考角度討論、整合並尋求都市解決的方案

(3)讓城市中不同實驗的發生

-大都會的永續空間模式:

(1)討論都市生活的好品質空間

(2)面對極端氣候、有效運用能源、福祉社會(social city)等永續空間概念

 

<>2.The EU Territorial Agenda

   歐洲國土均衡發展:

   在德國城市禁制令背景下,發展特例的魯爾區中的22鄉鎮空間,成為一種從集體經濟發展的狀態下,重新定義城市均衡發展的新經驗。

從德國大都會區域的發展來檢視,把都市發展的關鍵聚焦到經濟:

從1933年德國中地理論的背景,提出以一種經濟地理理論的福利國家模型:都市資源分配由幾個大中心構成裡的次中心包含的小中心,從保障城市裡的人民得到一定服務門檻的機制來分配國土資源。(舉例:德國高速公路的設置在一定的行車時間距離到達高速公路。)

到1970中地理論中的資源分配面對到實際需求的差異: 德國從開放式的角度去討論未來區域(region of future),政府提出願景並說明面臨到的問題,向生活在德國當地的居民徵求不同的提案去解決面對到的問題,並從中一個個的實驗,以新的角度去思考城市發展可能的主張,來回應計畫面對到現實需求的差異。

新的發展經驗漸漸產生,在沒有大城市的地方,存在大都會區: 慕尼黑大都會區、西門子及汽車工廠零件品質控制的紐倫堡大都會區、naka河萊茵河交會點三個省的省會結合成的大都會區、魯爾區及科隆大都會區等等。

新的大都會區域概念乘載這新的經濟組合關聯的概念:

以魯爾區為例子,小城鎮在煤礦枯竭後,結合文化也從設施吸引並產生系統性新的經濟群聚型態:

1.藉由不同地區的現況的條件追求創新的成長

2.從中地理論保障並延伸在新的人口結構下,公共服務品質達到一定的效率

3.在新的空間結構裡產生新的資源保育制度,並讓資源有效釋放

 

而同一時期整個歐洲也遇到相似的都市發展問題,萊比錫憲章提到大都會區的概念成為新型都市空間組構的方式。

 

從經濟發展的關鍵是知識,進而開始討論知識空間,知識被認定的方式從舊有得行銷、包裝、生產、消費、分配「物」的概念,轉變成「關係」知識概念,網絡的空間知識、合作、整合知識本身成為商品或服務的討論,從全球性的討論,形成經濟聚集,並發展俱樂部設施及公共設施的投資。

 

經濟的成長創新不再是投資技術或土地,追求新的社會資本、社會網絡及制度。

魯爾的經驗擴及到歐盟的空間發展概念(EUREK)裡,組織串聯不同城市區域,強化多元中心發展到針對氣候變遷促進跨歐洲風險管理。

 

在城市發展中,都市空間布局作為經濟群聚中心時,開始去追求控制、決策、創新、競爭及結點的功能。

大都會的經濟核心策略:

 

決策及控制功能

  1. 在市區中有一個高度集中的決策中心

  2. 在一個國家類或世界上有其總部或主要分支

  3. 決策中心可以是政府所在地、總部、國際組織或非國際組織

創新功能與競爭功能

  1. 指發動性的社會。

  2. 其特點為大量的研究與科學機構及是文化活動,可以有針對性的。

  3. 知識、意見、評價、產品的創造與廣泛傳播。

  4. 經濟技術的創新:研究與發展之機關組織、大學、知識密集型服務業。

  5. 社會與文化之創新:文化機構組織(劇院、博物館、大型活動等等) 。

強化區域在知識、市場與介業創造最佳入口功能

  1. 大都市地區是個樞紐。

  2. 人們的出入口:遠程交通節點,特指空運、高鐵(ICE)及高速公路轉運站。

  3. 知識的出入口:媒體(電視、印刷媒體等),聚會、圖書館、網路服務。

  4. 市場的出入口:博覽會、展覽。

 

從愛沙尼亞三小國裡舉例:

里加(Rita)花錢做都市計畫,但因計畫配合不到需求,後來的發展仍是農業國家;而塔林(Tallinn)從政府預見可能發展的網路時代開始,把網路的自由度最大化,讓人民盡力去發展網路的可能性,產生不同的中心並串聯,讓都市發展達到一定的效率。

 

大都會區德國漢堡的經驗分享:

漢堡從原有中地理論背景發展下的港口航運、機場到鐵路的發展,面對到新的都市發展危機,政府提出的都市空間目標,從都市裡區域間的串連、營造好的生活品質、促進地方經濟、創意城市到大都會區域發展策略,而面對到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易北河曾淹水的湖泛區域,及因社會發展不均開始抗議的群眾。2013年在IBA提出的跨越易北:揭示對於大都市新的想像,也讓抗議的人群可以轉化成為城市發展的討論動力,並在其中產生對話討論都市發展的可能性,從2003年開始討論並提出對於參與討論的五個看法:

 

1. 盡早可能的討論問題

2. 政府應該給與最充分的資訊

3. 定位在公平之上

4. 在可能協商的範疇給予清楚明確的說明

5. 在最後的決定提供演變到最後的理由

 

近而期待城市的改造從參與式的討論被規畫出來,嘗試改變漢堡落後的經驗,並從多樣的語言裡協調討論出70多個案子,並以三個發展方向發展永續城市並解決漢堡的問題:

 

  1. Metrozones都會的一環

不是大都會區域但是其中之一,提升生活品質到一定程度

 

都市新市政案例:

Wilhelmsburg Mitte:

在新市鎮裡蓋實驗屋並配置社會福利相關機能,吸引外來者投資開發新市鎮

Hybrid house 因循人的生命經驗改變的房子

 

  1. Cosmopolisc環球

文化多元性及全球化多元語言的區域

整合多元文化及生活經驗成為國際化的地區

 

學校的案例:

Bildungszentrum Tor zur Welt :不同的教育空間經驗,族群母語及德語的雙語學習

 

居住的案例:

Weltquartier :從公共性的服務機構到商店裡的工作人員須提供不同語言的服務,住宅保有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融合德國特有的小陽台、老虎窗的特色, 保有文化的多元性

 

  1. Ecoacapes

面對到自然環境產生的經濟空間

 

Energiebunker :防空洞改造從利用原有厚實的牆來保住回收下來的廢熱成為社區供暖中心

Energieberg Georgswerder :重新利用原有毒氣廢料堆放的區域,阻止地下水汙染並轉化成沼氣能源來使用

歐盟在大都會區域概念下也開始提倡,並支持新的都市發展觀念及策略。

 

而法國的馬賽和尼斯也在大都會區域的概念成為大都會區域。

從法國原有單一大都會區__巴黎到提出歐洲地中海計畫,企圖討論從巴塞隆納延伸到熱內亞,再到對岸的突尼西亞共同的經濟利益。

法國高速鐵路連結,也是讓單一都會區開始連結城市共同發展的一個政策。

2013年馬賽以歐洲文化首都的身分,揭幕第一個巴黎以外的國家級博物館,並宣示因而改變的歐洲鄰近的經濟:從原有大型港口的策略,把航運、貨運轉接且釋放成休閒文化場域,從海岸線整合、創新的建築、恢復重建倉庫、住宅提出新的政策、創造就業、打造新的經濟樞紐並提升交通品質,成為新的一種動力並打造出有特色的城市。

 

而法國里爾因區域位置處於布魯塞爾和北歐串連的樞紐,被討論以打開城門串聯交通,促成多元發展,以交通區位優勢吸引企業總部的設立,並發展多元城區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

 

從邊陲重新定義在歐洲的角色的南特,以歐盟第三屆綠色首都的身分討論環境,從紋理發展出空間形式並改善空間品質。

 

被高速鐵路、公路切斷的都市空間蒙特利埃,在討論後共構整合成為商業中心並保持田園經驗__Urban Nature,發展成為大都會區域。

 

全世界最幸運的國家亦是所得最高的國家挪威,曾是以農業生活窮苦的國家,從挖到原油開始,成立國家基金會,投資國際不同國家。

從智慧奧斯陸(SMARTOSLO),調整國際戰略位置、綠色奧斯(GREENOSLO ),結合人民需求,並轉化成為新的政策;以16種面對氣候應變與能源的策略,討論大都會區域。

Nydalen工業城在工業衰退後,從藍綠帶做為基盤,並以人民生活品質作為載體去營造新的經濟空間的植入;政府不再主導決策,而是組成委員會,讓一家房地產公司及居民一起參與討論。

以有名氣的BI經濟管理學院的進駐,從設計中重新定義都市空間:把街道空間內化成為學院之間的空間,在街道上學習、觸碰、交換意見; 也重新利用舊倉庫及工廠,讓知識經濟在學院的管理下,從表面的經營美食街,意義提升到背後運用到一個循環鏈中的烹飪教室及品酒教室。

城市的整體規劃從串連大道、區塊聚集、討論都市裡的緩衝與釋放的空間,提供多元經濟空間並提出11種在都市裡生活的想像來討論城市發展。

 

 

從提出新的經濟空間型態討論:

工作場所(經濟空間)是工作場所基礎建設及環境的組合,對於溝通習慣、工作與領導形成的反省、並形成適應新工作環境條件的氛圍、學習場所,並確保知識與經濟更有效地交換打造創新的基礎,成為帶動人與人之間的機遇也是帶動知識經濟最有效的方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