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8/05/08|李岱穎

 

建築女子的東京實話

  • 講者 | 李岱穎-成大建築/東京早稻田日語program 

  • 時間 | 2018/05/08(二)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李岱穎

高雄人,成大建築/東京早稻田日語program 

 

而立之前-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而立之後-住友林業ホームテック東京本社

歸鄉現在-台南在地建築生態觀察員兼家庭煮婦

 

捲起行囊隨時可以上路,學的不多所以常看建築,覺得旅行只是換地方感受生活,常因為跟路邊阿伯聊天而改變行程。有種看到老聚落和喫茶店就想走進去的毛病。

 

生活誌 『小風景の日々配給。 ev day, ev page』
 

-------------------------------------------------------------------------

 

從大學畢業到台北事務所工作,極其平凡的建築履歷下,沒有計畫地轉戰到日本。三十而立的山丘決定再度進入大學從語言學習開始,周遭日本大學生求職的狂風暴雨中沒料到自己也一腳踏入極為傳統的日本職場,成為公司唯一的外國籍正社員,並輾轉成為新入社員的教育訓練講師。常備台灣沒用過的套裝跟粉餅,嘴邊永遠保持著微笑與不時鞠躬的腰桿。

 

雜誌上建築大師的瀟灑設計風采,對照現實中排排複製的辦公桌風景,從沒想到自認誇張的日劇可笑情節卻是再真實不過。這是一段壓抑忍耐與新鮮刺激交錯的日本經驗,如同東京人口的稠密,這場在日本奮鬥的日子也是濃密的。聊聊台灣土產的建築女子在日本求學求職、建築職場生態,與不假思考就出發的幾趟旅行。

筆記分享

李岱穎-建築女子的東京實話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我在日本求學、日本職場、旅行三個部分,在日本求學生活很快樂,職場則是血淚交織。

我在台北建築事務所工作4-5年,慢慢遇到瓶頸,感覺一直沒有新的學習,於是突然決定離職,才強迫自己去找下一個目標。

☆學校
▲日本語學校分兩種:
一、日本語專門學校(補習班)-根據能力分班,有導師跟著,課程安排好好的。

  • 目標-讀研究所或求職,會安排進度-適合較不會安排的學習者。

二、大學附設的日語學習中心(又稱別科)-多為私立學校開設,自行選課,無學
位,只有修業證書。

  • 適合目標明確,獨立安排課程的人。並且有多出來的兩學分(一堂課)可以選其它系上的課程(較為通識的課程)。會規定有多少學分,但可以自行安排,課程選擇廣,等同於他們的學生,可以利用學校的圖書館等資源,日本大學開學時間-春季跟秋季。

另外,日本人分不清楚別科跟本科,在找工作上可以有加分效果。
※為何選擇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優點名氣大,缺點學費貴,一年兩學期90幾萬日幣。
▲早稻田大學環境:外國留學生招生最多的學校,500位學生裡有480多位在別科裡,留學生最多是中國人,中文在學校此起彼落,有交日本的中國朋友也不錯,可以有情報上的交換。

  • 日本人愛跟日本人當朋友,要打入他們的生活圈裡不太容易。

  • 一年修習26學分就可以畢業,上限是32學分,課堂中間的休息時間只有10分鐘、午休只有50分鐘。

  • 即使課堂時間開的冷門,但經常是最好的老師,課都非常精彩,收獲非常多,所以也很多人去搶那個課。

▲自己學習的狀況

  • 在臺灣沒學日文的基礎,但是在N1考上後才去日本的。

  • 由於文法很弱,像是母語學習者,故在選課時多選了日文文法課。

※在學校選了兩門建築課,透過建築課程學習專門日語的詞彙,熟悉產業及學習狀況,也學習新的觀點及開拓未來要出去玩的點。注意到日本人在鄉間或城市,可以顧到環境,水非常的乾淨,夏天也有螢火蟲的生活環境。也順勢訓練轉譯日文跟中文的切換。
※讀語言學校最後的目的:回國、進研究所、在日本工作
※日本神保町,是全世界最大的二手市場聚集地。大概有190間的二手書店聚集在這裡。非常多專門類別的書店在這裡。也可以找到同一本書不同的版次。他們對二手市場非常重視、也非常的大。不管是書、家電、衣服,對於愛物惜物或者一個東西如何好好用,保存的很好,這個概念深植人心,轉手也可以賣到很好的價錢。

在二手書店裡,我經常會遇到年長的長輩,和他們聊天很愉快,他們的用字遣詞很美,比較不會用流行語,他們可以和大家談論時事、外交議題等,但和同年紀大學生聊天就沒辦法,我很珍惜每週一次對談的機會,這影響到我講話的敬語講得很自然,一般大學生頂多會基本的平輩語言,但我跟長者常聊天,所以養成較好的講話習慣,這在我往後進職場幫助很多。

☆職場
▲新鮮人注意事項

  • 新鮮人求職要穿黑西裝黑窄裙、女生紮馬尾梳平順的頭,我很好奇想體驗看看,去日本公司面試,就當作一年的日文驗收。

  • 很多企業的小單元裡面去聽企業說明會,留下聯絡資料,才會有後續求職流程。建築相關的人若在日本想經營事務所,工作性質幾乎和台灣差不多,沒日沒夜的工作、帶著作品集就可以去面試,他們很多事務所在台灣或大陸都有案子,只要基本日文可以溝通,在那裏工作幾乎是沒問題的。

  • 日文程度會影響日後工作的高度,若日文不好可能只能當台灣大陸跟日本人的窗口,若日文較好可以溝通甚至可以表達設計能力,能發揮的機會比較多。可以自己先思考大約想在日本職場待多久、自己定位在事務所是什麼目的,若只是體驗一下的話日文不好也是沒關係的。

  • 去年年尾調查平均大學畢業生都要投履歷到26間公司,要順利錄取平均要投到55間公司,要準備完整的手寫履歷表、要用黑筆手寫,最好不要有立可白塗改的痕跡。

  • 若想一畢業就找到工作,在大三的時候就要開始進行求職計畫、聽說明會留資料、報名實習、自我分析、業界研究、對學長姐訪問、撰寫心得計畫書等。大四開始提出履歷表,一間企業可能最多要面試到五次才能錄取,建築事務所和台灣類似,若想進入日本大企業,可能要有心理準備會需要通過非常多關卡。

▲職場環境

  • 日本是追求大家都一樣的民族,非常制式。什麼時間點就要做什麼事

  • 中途採用的offer-上場之後就要馬上作戰的士兵。

▲走建築公司的四種方向

  • 超大型設計公司-日建設計-未來穩定的上班族(需要有純正血統,要在日本受過完整學歷)

  • Housemaker-住友林業-類似只蓋房子的建商

  • 大規模營造業-竹中工務店等(需要有純正血統,要在日本受過完整學歷)

  • 小型事務所-工時長無加班費,薪水也不高。不嫌薪水低,肝夠強壯,不在乎中途社員。以未來要獨立開業為目標方向。

▲求職

  • 員工分為區分契約社員跟正式員工,正式員工的福利會比契約員工好。

  • 契約員工沒有年終獎金,多數大公司都是招聘正式員工,事務所則沒有特別限制。

  • 履歷表全用手寫,非常制式。

  • 正社員基本上只要沒犯大錯都不會被踢出來。一年兩次年終獎金,有交通費補助、住宅補助、加入保險。

  • 日本稅收很重,收入約15-20%。有國家稅、還有當地縣市政府的稅。住民稅大概是一個月的薪水。一般地區薪資所得不高但稅收都差不多重。所以有的人在日本因為稅收的關係撐不下去就回國了。

  • freelancer/打工員工:外包,接工。

契約社員基本是人力仲介公司給錢,有時會補助交通費。
▲住友林業

  • 特色:自己種樹自己造林,發電、投資,去國外蓋建築賣。

  • HOMETECH,在底下的子公司,有自己的研究所。公司會自行研究構造1:1,有自己的實驗室,測試強度耐震。

擁有培養木工的學校(大工、軸組的木工職人學校的體制),有其完整的工班與訓練。
日本國土的1/800為它所有。一開始是挖礦,之後才轉走建築。

  • HOMETECH方向-走整修路線,分為一般房跟百年房(REFORM),百年房修繕多為有古老榫接或圓石的房子。

  • 日本的REFORM市場每年極速狂升(兩百億)->六百億,在日本非常火紅。

▲日本「住友林業」在接案之流程

  1. 有申請現勘的制度(看基地、如何做、收五萬元的申請費,之後簽約扣掉)

  2. 基地調查、畫平面方案提案

  3. 詳細設計

  4. 施工圖確認

  5. 完工後,住友林業對產品有60年的保證,會定期巡邏房子從一年、三年、五年、最後十年。

●每一次看完都會有鑑定書,標出那些部分要修。客戶再根據這個部分去處理。
※對比臺灣-簽約之前亂槍打鳥,無售後服務。
▲對客戶流程
●社內流程
依據客人而來的問卷、回應,每半年定期票選,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客人,跟客人建立關係。並且分享彼此討論,每個人如何能在這行做的更好,彼此深入交流。
▲順利進到這間公司的原因:日文程度、想要跟人溝通的態度。
▲選擇公司的方向:
日建設計-跟臺灣的事務所做的事大同小異,只是規模更大。
Housemaker,木構造,想走不同的路。所以最後選擇這部分。
▲入社

  • 會先有教育訓練的過程,再分署到各個不同的分類,未有經驗的大學畢業生,有一個月的訓練期,盡量會以離家近的方式分發公司。

  • HOMETECH-營業員兼設計師,自己設計自己跑現場。一個人獨力執行,非團隊合作。

  • 因為是外國人,無法跟客人直接面對面。敬語跟專業木造知識還不足夠。所以先進總公司的管理階層。人事部、開發部、經理管理部,走經營的脈向,制定教育訓練等工作內容,使公司出產品質可以漸漸一致。

▲工作狀態:
最後被分配去分店,了解事情的流程,業務員/設計員帶著跑
※特殊文化:開工前要帶禮物去打擾鄰居發送小禮物,告知要開工了。
教育訓練跟支店體驗後-技術開發部‧建築設計室。管控設計品質的地方或vip物件。那時的狀態待在總公司裡,在辦公桌前做完企劃或圖面。
調職至管理工作內容的部分,要做出公司的管理流程,標示如何標。要讓新人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自己可以自己處理。
有自己的建築開發軟體。日本公司都有自己內部的企業系統。住友林業有非常客製化的軟題及介面,但會與母公司的介面會有衝突。
可以跟電腦開發部討論好用的地方請他們開發,怎麼樣才可以更合宜使用。
在教育訓練裡,主要目標是對新進員工如何了解FLOW跟軟體架構,這同時也是設計開發部最主要的工作內容。

▲日本建築工作特性:

  • 日本人做法一向都很傳統,非常重視手繪,拉透視、上色,並且用好材料或工法去提案。

  • 日本的企業員工多數為專心處理自己的事,彼此有問題不太會交流,自己要從手冊中瞭解並且解決問題,自己要去吸收而不是等人來教。

  • 在日本的工作現況是你在忙,他們會看著你做,但只做自己的部分。在公司的氛圍會讓你說不出口幫忙求救。

  • 出差,在日本是非常的累,自己的部分自己要做好,不太會有人幫忙

※臺灣是有問題就會問周遭的人。如果遇到問題是會大家一起幫忙,尤其是勞力活。
▲因為日本職場的特殊狀態,自己想辦法衝撞。

  • 因背景知識不夠,所以用其他方式去整合提案。

  • 查資料做基地分析,不是只有建築物的改建。再做出提案書或企劃書。因為這樣的想法,找到許多特殊的老屋再利用的案例跟調查,了解不同的機能整合。最後想辦法結合到建築設計裡。

▲日本對於工作的定義很至高無上

  • 對工作要鞠躬盡瘁,如果是因工作生病,他們不會怪你。

  • 晚上下班去啤酒會,大家會很認真在聊天。但是私底下是不交流的。這對他們來說都是工作的延伸。

※對於工作的使命感,會質疑為什麼要為了朋友請假,怎麼可以為此打斷工作

  • 所呈現出來的東西都是追求完美的部分。

▲世間跟社會

  • 日本人是不讓座的,對於跟你無利害關係的,是會漠不關心的。世間非常冷漠。學生的社團或社間,大家看起來很團結及投入,對於一群未來有利害關係的時候,以後出社會還是會遇到,他們就會很積極的維繫這樣的關係,盡責到維持熱情跟投入。

  • 同期生/同時期進公司的一群人。在台灣很容易跟同事變成朋友,變成朋友公司會再一起出去吃飯。日本只分比你早進去,比你晚進去,只要是比你早進來的都要叫前輩,比你小的也是把你當前輩看待,對輩份跟階級是非常清楚的。會交流的只有同期生,只有這個時候才可以彼此抱怨,別指望前輩跟你交心。

  • 女性/從建築設計換到建築開發部,因為性別的問題導致無法做重要的工作。調單位的主管是女性,比較願意給大家平等的機會,在日本的女性比較偏重文書跟端茶、整理資料的工作,且日本女生不會想要去改變這樣的文化,男主外女主內,結婚是女生很重要的目標。

※在臺灣性別是中性化,所以大家可以一起競爭。
▲建議

  • 要去日本求職的女生,要去衝撞跟適應文化的部分,要想清楚。

  • 他們非常重視形式,離職要幫大家準備禮物,出去玩也要準備禮物。好處是重視傳統。

  • 日本有很多約定成俗的禮俗。久而久之會被影響。但其中有好的影響也有不好的影響。

☆旅行
▲出去玩簡便就好,日本鐵道地圖這本小手冊非常好用。
▲出去玩,日本的假其實很多,至少一個月都有一個國定假日,一有放假就往外跑。
▲青春18 (*註1),日本的旅行證。但因為新幹線開通所以變成要加錢。
※補充:
青春18旅遊通票是一款超值的優惠車票。有了它,您就可以無限次免費乘坐由南到北 -九州到北海道,縱貫整個日本的JR線普通列車(含普通及快速,僅限普通車廂自由座席)。本通票雖不能用於新幹線和特快列車,但對於渴望慢節奏旅遊的遊客來說,絕對是物超所值。本通票中包含5張價值2,370日圓的1日通票,您既可以選擇1人5日遊,也可以選擇5人1日遊,使用方法靈活自由。本票還可用於乘坐開往宮島的JR西日本宮島渡輪。
※JR-PASS只有持觀光簽證才能買,所以只能買青春18。只要有年輕的心都可以買。
▲關於旅程

  • 從東京到名古屋,要轉車六次將近八小時,但新幹線只要兩小時。

  • 若遇到連休,整台車更會爆炸。鄉下地方不會有電子看板,要非常專心聽廣播轉下一台車子。

  • 選擇去跟水有關的地方,與當初上的課有關。

  • 郡上八幡-祭典會轍夜跳舞,日本的百大名水之地。打水洗衣服的地方,也是大家情報交換的地方。

  • 岐阜或滋賀,有建築可以觀看。伊東豐雄的中央圖書館也在這附近。自己公司的改造點也在這裡。

  • 常去看guesthouse,從很高價的到很文青的都有。

  • 六花亭-東西好吃,書很多,唯一要付費的是那杯咖啡。了解食物對大地的愛。

▲日本一些特殊狀況
日本很多事情都是自發去做,不管是自己的房子,還是藝術節都是。都不是因為收入的原因,只是自發的想聚在一起做事情。

 

聯絡艾波:x.appleunion@gmail.com
艾波臉書:Archi People 艾波學院 

艾波地址:台中南屯區益豐路四段 9 號 3F

  • Grey Facebook Icon
  • Grey YouTube Icon
  • Grey Instagram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