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7/05/08|張集強

 

馬來西亞建築設計現場

  • 講者 | 張集強-馬來西亞UCSI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 時間 | 2017/05/08(一) 19:00~21:00

  • 地點 | APPLE UNION艾波學院 |臺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59號1F

[ 2017 艾波學院專案研討 ]

馬來西亞擁有豐富且多元的文化,從最早的傳統或風土建築,到受到殖民西方建築思潮的影響,加上海上貿易所帶來的東西方文化輸入等等。隨著時間的變化,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建築文化,在各都市的不同角落中,經過長時間互相影響、異變、融合等等,到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家獨立前,當地建築呈現出多元複合、多層次的樣貌。一般上來說,這些建築形式乃經歷長時間的變化及適應而成。

一直到上世紀50年代末,殖民時代結束之後,建國時期強烈的政治主張及民族文化等意識形態開始對建築文化產生積極的影響。許多配合政治意識形態及民族主義而產生的公共建築,大部份乃為了滿足政治人物或群眾的心理因素。同一時期,經濟快速發展,資本主義推動大量的商業建築發展,這些建築傾向商業包裝、快速生產及空間極大化的模式。這些政治與經濟利益掛帥的價值觀念,使得建築設計淪為表面的形式創作,或成為文化擬仿,有如佈景般的表現方式。建築外觀皮層與內部空間品質及機能關係脫節,甚至與一般人的生活需求無關。

在二十一世紀之後,一些年輕建築師在設計過程中重新思索環境、氣候、社會等因素,試圖從僵硬的政治正確形式,以及資本主義包袱中解放出來。這些作品利用當地隨處得的材料與工法,讓建築生產技術與常民的生活重新接軌;而設計的思考與表現則著重在空間形態與環境塑造上。與建築業界主流的商業建築生產量相比,或許這些作品只是少數,然而隨著網路效應的傳播之下,這一股新的建築浪潮已經被人們所看見,甚至已開始對主流建築領域產生撞擊。

本次分享將先透過快速導覽的方式,簡述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環境的建築沿革,然後再介紹幾個具有相近的社會理念的年輕建築師事務所,透過他們的設計作品來剖析其背後的動機與思維,以及探討他們如何利用設計過程,讓建築專業重返社會現場。

 

 

◆關於講者

[ 張集強 ]

馬來西亞UCSI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曾任黃俊銘近代建築與都市研究助理。2005年起,在馬來西亞民間推動古蹟保存及環境、建築設計教育工作。著有《英參政時期的吉隆坡》、《消失中的吉隆坡等》。

筆記分享

<張集強開場>

很高興今天可以來到這裡和大家談談馬來西亞的建築。我本身是馬來西亞人,來台灣讀建築,畢業之後也在台灣留了下來從事研究;2005年回馬來西亞開始任教。事實上台灣和馬來西亞是有所許多相似點關聯的,包括社會經濟的情況、人文、語言等。

 

<馬來西亞背景>

馬來亞(馬來半島)獨立於1957年,爾後1963年與新加坡、砂拉越及沙巴聯合成立馬來西亞(簡稱大馬),分東馬與西馬,1965年新加坡宣佈獨立。自航海時期,整個東南亞在當時是被西方列強所瓜分;到了帝國主義晚期,各國要的不只是土地,還包括各殖民地上的各種自然資源,同時也必需守住通往遠東的航海路徑。由於地處於東西方文化交會流的位置,加上西方列強的殖民與鄰近國家的影響,使馬來西亞建築有著多元化的風格。

 

<風土建築>

最早的風土建築基本上是就地取材,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建造。其實在早期泰國與馬來西亞早期,各國之間的文化是沒有邊界的,因此不能說馬來西亞的風土建築一定就只能在馬來西亞看到,在泰國一樣也能欣賞在傳統建築上,跟東南亞其他國家都有著一些相似點,尤其在應對氣候問題上而發展出來的建築形式。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鄉下地區也已經改變生活方式,開始使用冷氣設施,因此這些傳統建築的特徵與功能則愈來愈少見。我認識一位華人老闆,他在馬來半島東海岸馬來西亞土生土長,覺得這些風土建築被拆除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因此所以他就花了20年將拆除的傳統老房子買了下來易地重建,整個過程非常重視保存傳統工法,買了這些房子,因為他根本是位古蹟保存人員。同時也保存了當地的生活方式,他比許多人更了解古蹟保存的意義。

 

<多元建築>

馬來西亞在十五世紀航海時期就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其中包括由殖民者帶來的西洋建築、阿拉伯伊斯期蘭建築、印度興都教、及佛教建築以及中國傳統建築等等。有些地方仍然保存著非常精緻的中國傳統建築,屋子乍看之下還以為是蘇州是身處在中國南方城市,因為百多年前很多這些房子的興建者及工匠們其實都來自中國的工匠。這些建築樣式到了馬來西亞後,與當地的風土建築風格產生特殊的混合折衷式建築。相對於歐洲,中國人來到馬來西亞的距離近,與其花大筆錢請來歐洲工匠,到不如運用當地或鄰近工匠。前幾年去了老婆的老家海南島。那裡真的是個小小的城鎮,於是我便開始想像,她的爺爺會不會是某天早上泡茶聊天時,因為閒聊得知東南亞的工作機會而前往。

 

<東印度公司總部>

因應當地馬來西亞的氣候,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發展出適合當地的建築形式。譬如因處於熱帶性地方,每天下午都下著暴雨,所以屋頂為大片斜屋頂,加上大量的出簷,避免牆面直接受到日曬而使室內溫度上升。

面板斜接而成。那為何建築物需要出簷那麼多呢?因為那的太陽很烈毒,而建築物本身為磚牆牆面,會累積熱量,若不出簷多一些防止牆面吸熱,便會使整個室內溫度因而提升。

 

<吉隆波坡火車站>

吉隆波坡火車站為西洋混合伊斯蘭建築樣式,為何設計的像是回教建築呢?據說設計者為一名英國建築師,曾在印度待過一些時間。英國人雖然整個政治、經濟、權力都在他們手中掌握;可是他們關注的是經濟而非土地的權力,所以就地順應文化設計伊斯蘭樣式回教式建築來安撫民眾。

 

<吉隆波坡華人廟宇>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當地華人在有錢之後會請中國工匠來蓋房子,尤其是會館或廟宇;他們對當地的華人來說,是具有安撫性質的作用。所以當時有錢的華人就找來當時中國最好的工匠,來為他們興建廟宇。(跟<多元建築>內容重複)

 

<King Street>

檳城喬治市的King Street有超過20間不同的華人會館。頂尖尖朝上的屋脊呈水平直線,上方有陶塑是廣東式建築,牆壁紅色磚塊砌成;屋脊呈曲線起翹的是閩南式;有趣的是兩多種不同的建築竟並排在同一條街上。以往若想研究兩種不同類型的建築往往都要飛往廣東或福建廣州和臺灣,但在這裡只需走幾步路便能欣賞。而這裡的此外,這條街上有一部份街屋型式在外型是屬於西洋風格,但內部格局卻是非常傳統式的中國民居。

 

<現代主義>

1920年代左右全世界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譬如柯比意的去符號化。但我認為一般人所理解的現代主義應該是鋼筋混凝土的使用也相當普及。吉隆坡市區目前還保有很多當時興建,屬於現代主義或折衷樣式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於宣布獨立的運動場>

馬來西亞是全世界第一個在運動場上宣誓的。不過為何要在運動場上宣誓獨立?因為他們認為不管人種階級在運動場上人人平等;不會因為你是哪種人而有所差別待遇。而當時的蘇丹(統治者)並不認為領土被殖民,他認為說是見證英國人把管理這個國家的權力交給由人民所組成的上下議院,而蘇丹則象徵著此土地的絕對擁有者;即現在的君主立憲。

1957年,馬來西亞脫離英國殖民宣佈獨立,在吉隆坡市區興建一個可以容納萬人的體育館,稱為默迪卡(Merdeka獨立之意)體育館。這是世界上首個國家為獨立慶典而建造的體育館。象徵國家的重要理想,乃不分種族、身份地位,人人平等。

 

<馬來人定義>

在1960年左右發生種族動亂,為了要安撫馬來人的心靈,所以便制訂了一個文化政策,就是所有其他文化必須以馬來與回教文化為主;其它文化在與馬來文化不牴觸的情況下也視為國家文化。事實上在獨立時馬來人與華人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只是說政府為了鞏固馬來人,不斷地開放馬來人的定義,只要是在馬來西亞生長的伊斯蘭教徒,不論血統為何,皆視為馬來人;包括引入印尼人,他們也是伊斯蘭教徒,所以也是馬來人。(不宜放在網路)

 

<吉隆波坡天后宮>

此建築具有相當大的象徵意義,在1980年代之下參考了宮殿式的建築形式,把天后宮的地位拉的非常高。由於此形式的建築很成功,不論是來自福建還是廣東的廟宇形式皆改成這樣,把一些很有特色原汁原味的廟宇拆除,真的是一段很黑暗的時期。

在80年代之後,華人社團組織文化大會,一方面向政府提出將華人文化納入國家文化政策的主流,另一方面則鼓吹華人文化復興運動。此時華人建築的代表作品包括吉隆坡海南會館(天后宮),以模仿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宮殿樣式來顯示華人之文化。此後,在全國各地的華文學校新校舍、新會館的設計,普遍採用中國式屋頂造型,或是使用琉璃瓦裝飾,以突顯族群文化精神。

 

<Third-World Aesthetics>

什麼是第三世界美學?前面所提及的建物無法反映一般平民階級的狀態,通常來說需要權貴階級才能負擔的起相關的費用。那麼一般平民通常都是生活在什麼樣的空間?有一位很有名的景觀建築師吳錫山,就是在從事第三世界平民美學的探索。景觀建築師吳鍚山在金融風暴之後,開始關注馬來西亞社會中下階層的生活場景,從中他發現有許多有趣,實用的生活經驗,不管是建築構築方式,空間的使用方式等等。其實建築師就像是在過去各族群文化建築的發展脈絡中,扮演著協調作用的環境因子一樣,藉由觀察中下階層人們的生活現象,將能找到一個兼容區域環境、文化的現代建築模式。

我們將第三世界美學分為以下幾點:

  1. 設計靈感來自於不同階級人們的真實生活經驗。

  2. 美感經驗與材料的價值無關。

  3. 人人都享有美的權力。

  4. 反消費主義、人文主義。

  5. 對自然頹壞與人文痕跡有更大的包容力。

  6. 需求特別技術、一般人都可以容易做到的。

  7. 環境保育基本價值觀。

 

 

<Sekeping Serendah>

景觀建築師吳錫山不在乎建築物本身,而昰注重建物周遭的景觀環境。這個案例是吳錫山的一位朋友在金融風暴時買了一塊地,想放手;於是吳錫山和友人開始於空地興建建物,此玻璃屋因此而形成。

1999年,吳鍚山從友人手中購得一片約7英畝的森林地。該片森林地有相當明顯的高差,對於一般土地開發商人而言,是毫無開發價值的土地。然而,吳鍚山做為景觀建築師,對土地的潛力及使用可行性有其獨到的見解。在同一年,他在該森林地範圍內,以大約馬幣8萬(美金2.4萬)元,與建了兩棟鋼鐵構造屋,外牆以開放穿透的玻璃落地窗及水泥隔板區隔。他按照當地原住民興建房子的方式,在該基地上未進行整地,同時完整保留基地的所有樹木。吳鍚山以此案例做示範,希望能影響一些土地開放商放棄大量土方開挖的發展方式,以降低對環境的破壞。

除了玻璃屋之外,接下來幾年,陸續在這片土地上以不同材料進行建築實驗,包括興建兩棟夯土牆建築,另外從附近馬來傳統建築拆除回收木料進行重新組合的木構房屋。吳錫山擅長將一些大眾所熟悉的建築材料及元素進行重組,並賦予前所未有的新空間體驗。這些建築以渡假屋的方式,讓人們進來居住體驗。由於這樣的概念相當新穎,遂成功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吳錫山的家鄉Ipoh>

吳錫山與友人聽說有一個舊建築欲拆除,便一同買下了含舊建築在內的整個街廓,原本的劇場空間變成一個很漂亮的咖啡廳;而後面的舊式高樓則是舊有的五層樓銀行,也一併納入改建。

<難民學校>

難民來自40多個不同國家的兒童,因為他們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成立這個組織;提供就業機會。這所難民學校有餐廳、理髮廳等等可供難民在未來有就業的保障。(此案位於泰國,是在演講後附加,不需納內)

 

<Sekeping Kong Heng>

建築師嘗試在水泥鋼筋林立的都市氛圍中,保有最初的風采。做法是保留原有古樹、紅磚、結構等,呈現出歷史的脈絡痕跡,然後用開放式的空間設計讓使用者與周遭景觀合而為一。

 

<Sekeping Tenggiri>

原本為建築師吳錫山藝術收藏品的倉庫,後來才將鄰近花園的部份改成了民宿區。如同該建築師的其他作品風格,Tenggiri民宿同樣以開放式的設計讓四周綠色景觀自然地流入室內,以大片的開放空間與落地窗創造出微空氣的流動以降低室內溫度,民宿的紅磚結構讓建築與四周樹林合而為一,部份空間也以極簡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讓室內外顯得毫無界線,民宿內不時見到垂降而下的老樹氣根、與樹木共存的空間及爬滿紅磚牆的藤蔓,則讓生活與自然融為一體。

 

<Sekeping Serendah Retreats>

雙文丹渡假民宿可說是將房子「種」在綠林之中的有趣例子。民宿位於馬來西亞熱帶雨林內,占地五英畝,相當極簡主義的設計方式,令人印象深刻的全開放式設計讓民宿與四周綠林融為一體。民宿中有著拔地而起的樹木穿越廳房、讓室內便能享受從樹葉縫隙中傾斜而下的光影。建築師的設計理念便是以不干擾樹木生長為前提,讓各個居住空間如同延伸至樹木之間,創造出人和大自然共存的和諧感,而建築師也善用本地建材並結合本地文化創造出本土建築的經典。

 

延伸閱讀:

https://www.liontravel.com/webpd/webpdsh00.aspx?sKind=1&sProd=SITKLARCH 最在地的馬來西亞建築

 

其他相關設計之作品網站可供參考:

www.seksan.com Seksan Design

www.sd2.com SD2

www.sekeping.com Sekeping Projects

www.tetawowe.com Tetawowe Atelier

http://littleplanetlab.wixsite.com/lppl/ LPPL

http://readbooku.wixsite.com/booku Booku

www.MentahMatter.com MentahMatter

www.studiokarya.com StudioKarya

www.whbca.com WHBC

bottom of page